国学排盘APP系统定制开发(软件开发,小程序)当下“国学”存在诸多怪力乱神的现象和消费文化的狂欢色彩,只要在网络上搜索国学,就会看到,与之相关的高频热词为“国学班”,国学少儿班,国学总裁班,国学家教班,甚至国学淑女班,纷涌而来。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盲目的崇拜和迷信,可见一斑。而在教育市场上,国学教材良莠不齐,中小学校对国学形式主义的迷恋,也是令人担忧。
半个多世纪前,章太炎说研究国故之学要从自国自心发出来;钱基博在《国学必读》一书中则更重人文主义的国学,“发国性之自觉,而纳人生于正轨。”本是带有传统文化乡愁意味的国学热,现在却日渐演绎成匪夷所思的闹俗热剧。
我们为此采访了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国学研究者方朝晖,他认为当下国学热是“亚健康”的,有着一系列复杂的问题。抛开“国学”一词,一时跟风之热,本身就隐藏着很多问题的症结,他反思的是,为什么在现代中国总是盛行各种热?
看看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有过炼钢热(50年代)、红卫兵热(60年代)、解放军热(70年代)、出国热(80年代)、下海热(90年代)等等。
什么叫做“热”?就是全民在生活方式上没找到定准,很容易被某种潮流、风气所煽动。“热”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跟风,盲从。当一种热潮来临时,人们乐此不彼地追随,争先恐后地模仿。但当热潮退却,人们突然发现自己当初多么愚蠢可笑;他们又已陷入另一种热潮而不能自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