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2023—2025年)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促进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增强实体经济活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加快建设巴中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工业兴市、制造强市”战略,着力解决全市物流“难”、物流“贵”、物流“慢”等突出问题,深入推进全市物流业补链强链延链,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精神和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和市委“三市两地一枢纽”战略定位,立足巴中现实和发展现状,以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提高物流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为主线,聚焦全域物流补链强链延链,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信息交换平台、培育行业企业、做大市场需求规模,激发物流发展动能,构建“通道+枢纽+网格”的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的区域物流集散地和物流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推动巴中高质量发展和产业振兴提供坚定物流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领,市场主导。积极发挥政府在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物流市场主体创新发展活力,提高物流业运行效率,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二)政策赋能,创新驱动。以规划为引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传统物流企业向增值服务、高端服务领域延伸。全面提升物流行业创新水平,加快物流业集约化、智慧化、标准化发展。
(三)科学谋划,系统推进。科学谋划物流空间布局,促进物流业与区域、产业、消费、城乡协调发展。坚持系统观念,有序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装备升级、业态模式创新等,防止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
(四)问题导向,提质增效。聚焦设施不完善、运输成本高、市场主体弱等问题,围绕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国民经济循环关键环节,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畅通物流通道,壮大市场主体,降低物流成本,宣传绿色理念,提高物流服务效率。完善粮食现代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和应急物流体系。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基本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经济便捷、融合联动的现代物流体系,物流“难”、物流“贵”、物流“慢”的问题有效缓解,努力将巴中建设成为川东北商贸物流中心、川陕渝区域物流中心城市。
(一)“通道+园区+网格”的物流体系基本形成。南下成渝、北上陕甘、联通大西北、畅通万达开、快达长三角的公铁路联运、陆航相济物流新通道加快形成。川东北商贸物流中心、川陕渝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初步建成。物流园区加快实现功能互补,产业联动。乡村快递站点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配送一体化基本形成。
(二)行业规模持续稳定扩张。到2025年,物流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市GDP年均增长率;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全市GDP比率明显降低,物流业发展规模效益持续提升。
(三)物流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加快物流园区改造升级,城乡三级配送体系加快发展,冷链物流服务全程跟踪、检测、溯源能力不断增强。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物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得到广泛运用,物流智慧化水平提高,物流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成渝西实现1日送达。
(四)物流行业标准化、信息化初步实现。加快推进物流行业国家标准的宣传运用,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物流标准化意识及物流设备的标准化水平。运用物流行业专用信息交流平台,提升行业信息化能力,整合物流资源配置,优化物流与信息流、资金流的协同,初步实现行业标准化、信息化。
(五)市场主体竞争力不断增强。持续推进物流企业引进培育,引进或培育一批本土“头雁型”企业,培育1—2家2A级以上物流企业,形成一批具有本地影响力的物流品牌。
(六)物流营商环境优质高效。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推行市县两级审批和服务事项全过程网上办理,物流减税降费政策取得阶段成效。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物流监管机制基本形成,物流发展环境更加开放包容。
四、重点任务
(一)实施物流承载能力提升工程。
1.加快综合物流园区建设。按照“布局合理、综合配套、独立、功能互补”的要求,规划建设和提升改造综合服务能力强、特色业务突出的物流园区。加快推进巴州区蜀道现代物流园和巴中经开区粮食物流园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巴州区盘兴物流园、巴中经开区黄家沟物流园、平昌县东城物流园、南江县川陕物流集散中心改造升级,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品质。在公铁交汇地规划建设综合性公铁物流园区,有效衔接公路、铁路物流运输。〔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管委会〕
2.加快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聚焦农产品“初一公里”,围绕优势特色产业的产能产区分布,因地制宜加快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和烘干储存设施建设。开展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围绕服务产地农产品集散和完善销地冷链物流网络,推进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建设,打造高效衔接农产品产销的冷链物流通道网络。积极推行“连锁直销+冷链配送”和“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销售终端”等冷链物流模式。推行冷链物流全链条信息追溯系统,加强冷库、冷链运输车温湿度数据监测,提升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管委会〕
3.大力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着力完善县乡村三级商业体系,改造提升县域连锁超市和物流配送中心,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建设乡镇商贸中心,改造提升寄递物流配送站点,加快发展新型乡村便利店。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新建和改造一批乡镇农贸市场。推动落实《巴中市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深入开展“交邮商供”合作,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加快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和“快递进村”工程,提高农村物流配送效率。〔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管理局、市供销社;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管委会〕
(二)实施物流运输能力提质工程。
1.加强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建成汉巴南高铁巴中至南充段,加快推进广元—巴中铁路扩能改造,积极争取巴中—达州铁路扩能改造,尽快具备物流运输能力,实现公路、铁路联运的物流通道,提升物流承载能力,降低物流成本。加快苍巴高速、镇广高速建设,推动平仪高速、通江—宣汉—开州高速公路建设,构建南下成渝、北上陕甘物流大通道。完善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和城市、重点集镇之间互联通道,构建市域物流快捷通道。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基本实现全市县级及以上产业园区、国家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通三级以上公路,乡镇通三级公路和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均达85%。〔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管委会〕
2.提升运输装备水平。引导货运车辆向大型化、标准化、专用化、清洁化方向发展,支持企业发展厢式运输、甩挂运输。不断提升厢式货车、集装箱车和专用载货汽车运输装备占比。优化新能源运输车辆充换电设施布局,支持符合条件的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和商贸中心加快充换电设施建设。〔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管委会〕
(三)实施物流市场主体培育工程。
1.培育壮大物流企业。鼓励我市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与国内外A级物流企业进行重组联合,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规模较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大对中小物流企业扶持力度,推进物流企业入园区,结合园区功能激发企业活力。支持外籍货车转籍入巴,壮大本地物流企业主体。鼓励有条件的工商企业将物流业务剥离,开通“定制物流”货运专线,提升物流企业市场规模。〔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国资委、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管委会〕
2.引进大型物流企业。大力开展现代物流业招商引资工作,瞄准国际、国内的A级物流企业,鼓励其进入我市物流业市场独立经营或资源整合。支持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在我市设立总部、分部,建设采购中心、区域分拨中心、配送中心以及二级分支机构等,提升我市物流业现代化水平。〔责任单位:市投促局、市商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管委会〕
3.规范管理物流企业。加强与优质物流企业交流合作,从发展理念、组织体系、信息平台和管理模式等方面汲取经验,结合企业实际,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通过建立物流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推进物流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促进物流行业健康发展。〔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管委会〕
(四)实施智慧物流信息建设工程。
1.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重点打造“蜀通巴达”公共信息平台,加强该平台与市域范围内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招投标、地理信息系统等公共平台的有效对接,实现与政府管理部门、金融、保险、生产及流通、销售企业等不同行业、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为物流业上下游提供实时、的综合物流信息服务,提升物流服务效能。〔责任单位:市国资委、市政务和大数据局等市级相关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管委会〕
2.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对《物流术语》《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等国家标准的宣传运用,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物流标准化意识。鼓励物流领域应用储运单元条码,积极推行国际通用物流标准。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鼓励采用厢式货车、新能源专用车辆和物流专用设备,不断提高物流技术和设施设备的标准化水平。〔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管委会〕
3.推进新型装备技术运用。支持物流企业采取对外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方式,通过“引进+吸收+创新”模式提高技术装备和供应链管理水平,推进集装箱式单元化运输、新能源装备、装卸作业设备、自动化仓库、智能化分拣等装备和技术运用,高效绿色发展。〔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
(五)实施物流与产业融合发展工程。
1.推进工业与物流业相融。鼓励工业企业剥离物流业务,单独组建或合作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提升物流服务水平。支持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建立性物流仓储设施,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管理,为工业企业提供性物流服务。〔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市供销社;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管委会〕
2.推进农业与物流业相融。鼓励涉农企业单独或联合组建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支持各县(区)建设冷链物流中心,满足涉农企业日益增长的冷链物流需求。鼓励引进A级冷链物流企业入驻冷链物流中心,为涉农企业提供性冷链物流服务。〔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市供销社;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管委会〕
3.推进商业与物流业相融。鼓励商贸企业将物流业务重组合并或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提升商贸业物流配送水平。鼓励商贸企业或物流企业构建城市物流共同配送体系,推动商贸物流向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邮政管理局、市供销社;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