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物流业正处于恢复性增长和结构性调整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真正实现产业变革?值得业内深度思考。
“在过去的两年里,无论是生产制造业还是物流业,均无规模性的增长。”近日,G7易流CEO翟学魂在“2023数字物流大会”上表示,近两年来,通过对物流行业1000家左右的企业调查发现,行业呈现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变化:
一是其中约40%公司的货量和利润都在萎缩,也有约15%公司的货量和利润实现了大幅提升。这说明,这15%的公司已经找到了突破口;二是平均运距在缩短,长途变短途趋势明显,平均运距缩短了10%左右。而事实上,这一趋势三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三是近两年里,也有不同规模的物流公司在运力效率上提升了大概20%以上。
那么,规模红利消失的前提下,大家是如何实现突围的?翟学魂认为,靠的一定是大家不断的提升内在生产力实现的。新一轮可落地的系统性技术,将带给物流产业难以估量的技术红利。对此,翟学魂进分享了近年来他深有感触的三个小行业故事,对应G7易流观察并出的产业技术突围的三大突破口。
故事一:熟悉国道的队长助理
“行业数据,企业智能”
从2016年开始,G7易流给车队提供安全服务,至今已服务了超过1千个车队、21万台车。过去两年,这些车队的安全事故一直在持续下降。
说到这里,有人会有疑惑,为什么只有21万台车?放眼整个物流市场,其实有着260多万台车的规模。对此,翟学魂表示,这是因为,这20万台车都配备了安全员,在司机、安全员、车队长三者的高效配合下,形成了一个稳固的“三角关系”,又称“安全铁三角”。
“如果没有安全员的持续分析,就不能做到有效的车辆风险管理,就不能形成安全闭环。但这也意味着,这20万台车需要20万个安全员。”翟学魂坦言,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20个安全员,即便车上安装了G7易流的设备,但安全效果依然达不到佳状态。
那么,能不能给剩下的所有车辆都配置一个熟悉所有道路风险,熟悉所有司机的智能安全助理?
翟学魂现场演示了,G7易流利用AGI(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远程安全助理。翟学魂呼吁,希望相关搞大模型的、搞地图的、搞机器人的、搞数据的等各领域专家/企业均能关注到这一市场需求,努力让每一个雇不起专职安全员的车队,都能享受一个智能安全服务。“我认为,这件事是行业未来两三年内必须要去做的。”翟学魂强调,这不仅是对行业,还是对个人都是功德无量的事。
AGI技术还可以在很多物流环节发挥作用。例如,物流调度。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内有至少300万人在做车辆调度这项工作。每位车辆调度员,每天至少打10通电话给司机,和司机沟通运费、出发到站等相关事宜。物流客服务部作为物流公司员工数量多的部门,那里有非常多的客服人员,每天通过电话、微信、钉钉、飞书等不同沟通手段与司机、货主对接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这些岗位也能使用AGI智能助理,对整个物流行业而言,无论从效率还是成本角度来说,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如此看来,安全只是新技术下的步。数字化不仅要辅助业务,更要驱动业务。在未来的应用场景,无论是调度、客服还是财务等关键岗位的人效提升,也许也近在咫尺。
翟学魂认为,这则小故事的核心价值是:“行业数据,企业智能”,从配备电脑到配备智能助理,AGI带来的效率潜能,可能是传统软件十倍以上,并且量变将带来质变。
故事二:北大荒的深度连接
“深度连接,运力变革”
这则故事发生在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克音河乡中兴村。这个村里有2000家粮户,每家都有很多土地,每到粮食成熟后,就需要3000台车在一个月内把几十万吨的粮食运送到粮站。每到收割的这一个月,无论对农户还是运粮司机来说,都非常棘手。
对于粮户而言,他们并不善于找车,也不善于与粮站的人沟通价格,以往他们大多是依靠粮贩。通过这种渠道,粮户并不能即时拿到卖粮的钱,也不知道粮食被粮贩拉走后,到底何时才能收到卖粮钱,能收到多少钱,只能等着粮贩把粮食卖掉后才能给到他们;对于运粮司机而言,他们可能需要排很长的时间的队才能进到粮站,长甚至需要三天两夜,这期间司机的运输成本可想而知。
粮户和司机的这些焦虑,被国内大型的粮食供应链公司象屿农业物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象屿农业”)看到了。“每到收粮的季节,粮站门外每天卖粮的车都要排10多公里长的队。”翟学魂感到非常震惊。对此,今年年初,G7易流和象屿农业一起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象屿农业把中兴村这2000家农户,全部连接到其与G7易流联合打造的移动平台上,并给这些农户和司机进行了培训,帮助农户学习如何通过APP下单、预约收粮,帮助司机使用APP操作“绿通码”优先入场、结算。
连接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司机从粮户那收粮装车后,就可以预约进站,在移动端可以随时查看什么时候排队、什么时候进站、什么时候检验以及什么时候完成卖粮。而粮户则可以通过手机APP,从头到尾都清楚自己粮的情况,以及什么时候能收到钱,整个过程没有任何信息差。
而言,改变连接意味着改变生产方式、改变生产关系。对于司机而言,他们不用排3天两宿的队,可以做到拉两趟;对于粮户来说,没有粮贩/经纪人这样的中间商赚他们的差价,他们的收益至少提升了10%;对于象屿农业来说,其沉淀了3000多台车的私域运力,以及超50万吨秋收粮完成线上化运作。
“通过连接,象屿农业、2000家农户、3000辆车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稳固的三角形,把三层挤压结构变为三角连接结构,把信息差变为数据共享,把中间商变为服务伙伴,至少能提升整条链15%效率。”翟学魂认为,这则小故事的核心价值是:“深度链接,运力变革”。
随着运力模式变革,未来的佳运力模式是2B2C,打通货主与承运商、运力之间的阻碍,实现运力连接和业务数据流通。
故事三:青山碧水间的电动重卡车队
“软硬一体,控制到车”
在广西天桂那边的一个铝矿上,有50台电动重卡在不停的运作着。在一个月之内,从比油车赔的多,到现在实现了比油车赚的多的好结果。近的一周数据显示,这50台电动重卡已经比原来油车多挣5000块。
“其实,很多电动卡车车企怕听到的就是,客户买完电车后,比其之前用油车时挣得少了。”翟学魂表示,只有实现用电车比用柴油车挣得多的时候,所有的车厂才有生意做。
那如何实现这样的结果呢?其实从广西天桂这个铝矿的数据可知,近的一个月内,当电动重卡上线使用后,每辆车从原来的需要9.4小时完成一趟活,到现在的3.7小时就可以完成,实现了一个月内运输趟次环比提高了60%。“这需要依靠一个控制塔,把车的电量、充电桩、换电站、货、司机等所有的数据进行集成后,完成高效调度来实现。”翟学魂介绍说,这样以来,就形成了一个智能运营体系,靠这个体系可以分析出每一分钟的运力差距,如此一来,便实现了运输时长从9.4小时降到3.7小时,以及每台车每月的利润多了5000块的结果。
G7易流与吉利远程公司深度合作,给每台电动卡车打造一个云端系统,也就是当司机上车后,云端系统就可以自动识别车司机,进而立刻下发出任务给司机,司机便可以根据这些指令进行操作。简单而言,就是实际控制这台车的并不是司机,而是云端系统。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整个运输操作更加标准化,进而让每台车都能实现运力的大化。
以上这50台车实现了从油车换电车的经济性,但目前并不是代表国内所有的运输场景都可以使用新能源重卡。G7易流通过大数据测算,综合海拔、运距等多维度数据显示适合新能源的路线已初具规模。
“其实,我们可以从这则案例中发现,电动车队必须在一个组织化中,才能实现降本增效,这意味着,将来可能不会有个体司机去买电动车,只会有电动车队。”翟学魂认为,个体司机即时买了电动卡车他们也不知道货在哪,不知道哪里可以充电,哪里可以换电。将来重卡电动化的过程就是车队组织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将对整个行业的生产力产生巨大变革,也是未来10年行业显著的变化之一。这则小故事的核心价值便是:“软硬一体,控制到车”。
讲完则会这三则小故事,翟学魂非常笃定:AGI、连接、新能源这三个技术改变的都不仅仅是某个环节的单点效率,会对企业整体乃至产业的生产力生成关系产生重大影响。而运用这三个系统性技术的组织能力,对每个企业是否成功突围有决定性影响。“只有真正行动起来,才能获取技术红利。”他建议,就深度链接而言,2024年,行业应该将链接做到彻底,从而创造系统性成本优势;就新能源而言,2025年,是让电动成为主力车队的佳时机,才能参与下一代竞争;就AGI而言,2026年,让智能助理深入到关键岗位,成倍提升组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