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广州展会副秘书长胡楚生于2006年10月18日向在粤采访的笔者表示,广州展会要继续起到中国出口贸易晴雨表的作用。而研究者则普遍认为,除广州自身具备的深厚的市场根基之外外,政府的主导和大力支持是广州展会成功的一个必要和重要的条件。
广州展会像连接着两个时代的纽带,政府主导的色彩没有变,但在不期经历了不同的办展方式。当年能进入广州展会工作的,不但要
是业务骨干,而政治上更要可靠。有资料表明,1966年秋交会上,广州展会场馆内的大大小小的语录标语贴了2673条,lingxiu照片 445
幅。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央提出宣传工作要讲究实效,不搞形式主义,场馆内的标语才被撤下。作为各院校学习外贸的学生的实习基地,当年进场当翻译的学生是要经过政审的,但今天,大学生们只要拿块牌子到展馆门口一站,就可以寻找主顾打工了。
1997年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对在我国境内举办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加强管理的通知》,针对我国境内举办的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相关问题做出规定。
内容包括: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的主办和承办单位,必须具有外经贸主管部门批准的主办和承办资格;境外机构在华举办经济技术展会,必须联合或委托我国境内有主办资格的单位进行。对展览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实行分级审批管理。加强协调管理,严格审批办法,避免重复办展,规范展览行为。对1000平方米以上展览的境外展品进境及留购,由海关凭本通知规定的
审批单位出具的正式批准文件按规定定办理,对1000 平方米以下的,海关凭主办单位申请按规定办理。
1978 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工作重心重新拉回经济建设上来,整个国家回归理性。随后两年,在「讲究实效,不搞形式主义」的思路下,广州展会拆除了楼顶仅剩的50米霓虹灯标语,将其变成mingpai产品的大幅广告。
事实上,广州展会并不是广州的广州展会,而是全国的。上海、深圳等城市曾打过广州展会的主意:我们这里也有展馆,也有举办的能力,为什么广州展会不能巡回办展?为了留住广州展会,广州也下了功夫,比如投入几十亿元兴建琶洲展馆。
之能引起城市问的争夺,是因为广州展会的成功能给举办城市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很多政府主导型展会在靠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撑着,少则几十万元,多则几百上千万元,并且有越补越多的趋势。如此,很多展会还是面临办不下去的窘境,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市场根基,竞争力持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