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到福州冷藏货运列表 冷冻货运 直达全境
广东踏信冷链物流有限公司与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普货,冷藏冷冻的物流公司,是一家从事跨省市公路货物运输和仓储的服务性企业。公司实力雄厚,拥有多年的营运经验。公司在仓储部现拥有5000平方米仓库,冷藏冷冻仓库1000平方,仓储能力达5000余吨。设有多个和储运网点,自备货运车辆30余辆(5T-30T),网络合同车100辆,另有多辆危险品车辆,备有市区通行证可随时为您提供市内短驳,零担快运业务,设有标准市内仓库备有各类铲车等装卸设备。
保税物流是国际物流的组成部分,新时期国际物流应该高质量发展。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过程当中,新加坡自由港成为参考方案。新加坡自由港便利化的国际物流体系,不断推动各种业态的发展。其中,制造业成长壮大后受土地的制约又开始新的产业转移,并催生出新的国际物流和金融业态。
便利化措施吸引制造业
新加坡自由港每年运输约3600万标箱货物,仅不到1%进入新加坡国内,其余都在港口进行转运、集拼、分拨配送。除了整箱转运以外还有非常方便的配送,如一国的货物分拨到多国的集装箱内,或多国的货物集拼到一国的集装箱内。发达的物流体系带来庞大的国际贸易量,货物在口岸变更货物的所有权,相应的产生了大量的结算,这是新加坡成为结算中心的基础。
其中制造业产生的结算,由新加坡海关采用单一窗口进行管理,即自由港单一窗口管理。单一窗口里面的货物分两个部分:进入关境到国内的货物,由单一窗口中的入境系统处理;其余均在港口管理系统中处理。对不进入关境的货物,均不采用关境管理措施。便利化的措施,促进了新加坡港国际物流网络的快速增长,从而吸引了大批国际制造业企业转移。
新加坡设立了5个自由区,专门为世界产业转移提供通关便利。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即是价格、质量和时间,时间在新加坡得到充分的保障。在新加坡跨国公司处于良好的营商环境中,海关的快速通关速度,使得其订单快速增加,这为制造企业投资打下很好的基础。例如,惠普公司依靠新加坡自由港发达的物流体系,迅速扩大国际市场,在国际上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产生的大量国际结算,成为新加坡国际结算中心的重要基础。
新产能催生新物流模式
大量企业在新加坡聚集之后,由于新加坡土地面积有限,就要求产业向能够扩张的地方转移。例如,2010年,惠普笔记本电脑在新加坡年产量达到700万台后,由于土地规模,制约其执行生产更多订单,这就产生了产业转移的要求。其带着大量的订单就转移到了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西永综合保税区的面积在10平方公里左右,为惠普公司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间。惠普公司迁往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约三年后,年产量达到了7000万台。
其产量增长后,催生了新的物流业态,就是渝新欧铁路为轴心,创新出“渝新欧”国际物流模式。通常,惠普产品从重庆运往欧洲,海运,需要1个多月,铁路运输只需13天。海关总署国际司与沿途5个国家的海关签署了有关协议,对于货物的过境运输达成了一致意见,开通了“渝新欧”铁路班列。之后,“郑新欧”、“义新欧”、“沪新欧”、“粤新欧”铁路班列等等应运而生,现在统称为“中欧班列”。可见,新环境、新产能推动出现新的物流模式。
惠普的结算中心也从新加坡转移到重庆。惠普结算中心转移到重庆后,惠普的国际采购、产成品销售等结算也在重庆进行。三年来,为重庆市缴纳了150亿元的所得税。此后,重庆市政府特别重视国内结算,目前国家批准设立了两个结算中心,其中一个就在重庆。这就是自贸港以及发达的物流体系的辐射效应,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综保区带来产业转移
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与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都是常成功的案例。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值约占河南省外贸总值的65%,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也占重庆市外贸总值的60%多。这就是辐射带动效应,小区推动大省的能力非常强,也带来了强劲的物流需求。
综合保税区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分一线和二线进行管理。对于进入一线的货物,视同国际货物,海关既不管政,也不管税。当货物是二线进入到,成为应税货物时,海关管政,又管税。
在综合保税区里,是跟国际对接的空间。例如,生产零关税产品的零部件,在进口的时候就要征税,将零部件放到综合保税区就不征税了,不征税生产的产品进入到,由于他是一个公约向下的零关税的货物,也就不征税。一个例子,进口小麦需要许可证,如果将小麦进口到综合保税区,不要许可证。因为,从境外进口挂面,不要许可证。在综合保税区内把小麦生产成挂面再内销,也不要许可证。有些粮食加工也进入了综合保税区。这也就引发了制造业的转移。
综合保税区在境内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吸引世界产业转移到境内,不仅解决了劳动力就业,还将营业额、销售额、所得税等都留在境内。
跟随综合保税区转移的还有物流中心,将国际物流中心也转移到我国境内。例如,跨境电商保税零售,就是通过综保区将境外“洋柜台”搬到境内来,境内可以买到和世界同步的各种产品。这必然推动物流在国内的发展。
综保区内的新模式
我国已经是国际化的大国,面对的是国际市场。在综合保税区加工制造、研发维修、文化产业、物流分拨、金融服务等等,应突破机制体制障碍,吸引更多各类的国际保税产业入区发展。从海关来讲,对综合保税区只监管“二线”入境的应税货物。目前,我国贸易许可等各种管理的证件都是在“二线”使用的。
综合保税区“一线”口岸对接国际市场,区内企业通过信息化平台统一进行区内的结转和报关。跨境电商在保税零售模式使用之前,跨境电商都是采用直购的方式,需要在境外设立仓储转运中心。现在的保税零售模式可以直接将境外货物运到综合保税区仓库,综合保税区仓库里面根据国内订单进行分拨、配送,把货物送收货人的手里面,缩短了货物的配送时间。保税零售的流程是一种货物凭保出区,通过保展出区,门店购物下单,合规清关,线下拿货等流程,实现了跨境电商商务线上销售、线下实体体验、保税直营、现场快速配送的商业场景。是在各地海关、管理局、工信局,检验检疫局等等几大部门大力推动和支持下,结合了境内保税仓储和跨境电商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了全球优质商品和快速物流服务,实现线上与线下、互联网经济与实体零售的融合发展。
综合保税区是设立在内陆地区的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由海关参照有关规定对综合保税区进行管理,执行保税港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的功能于一身,可以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以后随着保税等相关实践的开展,还会有越来越多的新业态出现。需要研究研究跨境管理政策,对物流与采购的发展也非常有意义。(本文根据7月15日上午海关总署加贸司原司长、上海海关学院兼职教授张皖生在“2023中国物流企业家夏季峰会”全体大会上的演讲编辑整理,内容有删改,未经本人审阅,同步刊登于《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2023年第15期峰会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