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gCAP带了一波节奏,不少开源爱好者也陆续出来创业了,”PingCAP认为,“我们能做的就是让大家看到,在中国还能有这么一帮理想主义者在坚持,也没饿死。”涛思数据创始人陶建辉在2019年7月宣布将产品TDengine开源,背后也有老友PingCAP的助力,TDengine将核心的存储引擎和计算引擎上传到GitHub的两周时间,收集到的Star已经超过了7300。
而作为背后的投资机构,在GGV看来,“开源”是这些toB 产品重要的加分项,而“开源商业”也成为了一个投资主题。
无论是底层数据处理还是数据产出层,或者更前端的应用;无论是数据库还是物联网、人工智能,理论上,一切产品皆可开源。
TDengine与RT-Thread背后所搭载的是物联网这个万亿市场,但开源为它们插上了翅膀。“目前的开源产品数量不多,但趋势已经形成,将开源产品商业化的创业者会越来越多。”吴陈尧说。
为什么一定要开源?
PingCAPCTO黄东旭在2020年发表了一篇文章,《大教堂终将倒下,但集市永存》,这篇文章的标题与开源爱好者的圣经《大教堂与集市》(EricRaymond著)呼应:集市的特点是开放式建设、成本低、周期短、品质平庸;大教堂的特点是封闭式建设、成本高、周期长、品质优异。
黄东旭认为,以开源为代表的“集市”将永存。在文章中,他拆解了程序员不愿将自己的代码开放,企业经营者不认可开源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逻辑。在他的解读中,除非某家企业能在自己的行业达到彻彻底底的人才垄断,否则它们的“核心”算法都将是对手也能得到的。唯有开源带来的持续迭代与产品升级才能为一家公司赋予生命力。
任何信仰的传教士都肩负重任。“开源”诞生以来,曾带来不少质疑,他身上的标签不仅有“共享智慧”和“无国界”,也有“免费”二字。以至于很多人质疑:开源就意味着源代码免费共享,而免费又如何能形成商业化?
“免费”并非开源的宿命。
1984年,麻省理工大学(MIT)的计算机教授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成立基金会FSF(FreeSoftwareFoundation),初目的是以自由免费对抗大公司的授权费要求,但此后基金会成员认为FSF使用的“自由(Free)”这个词让人想到免费使用,而这不是自由软件的内核,他们不希望将开源商业变为公益机构,用“开源”(Open-Source)取代了“自由(Free)”。
开源运动的背景下诞生的典型代表就是Lin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