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罐体检测公司 渗透探伤第三方检测 钢柱检测公司
超声波检测(UT)的优缺点
超声波检测利用 “超声波在不同介质界面的反射特性” 识别缺陷,核心优势是可检测内部缺陷并量化尺寸,但对表面缺陷灵敏度较低。
优点
可检测内部深层缺陷:能检出工件内部深度>2mm 的缺陷(如焊缝内部未焊透、钢材内部分层、轴类零件心部裂纹),探测深度可达数米(如大型锻件),且能精准测量缺陷的深度、长度、当量尺寸(如缺陷当量直径),为强度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适用材料范围广:不受材料磁性限制,既可检测铁磁性材料(碳钢、低合金钢),也可检测非铁磁性材料(奥氏体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塑料、陶瓷),是跨行业通用的检测方法(如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汽车制造)。
检测效率高、成本可控:对大型工件(如长焊缝、厚壁管道、大型锻件)可实现快速扫查(如用相控阵探头一次覆盖宽幅区域),且无需像射线检测那样消耗胶片、防护耗材,长期使用成本低于射线检测。
安全性高:无辐射危害(区别于射线检测),检测人员无需特殊防护,可在密闭空间(如储罐内部、厂房车间)长时间作业,无需担心环境辐射污染。
缺点
表面缺陷检出灵敏度低:对工件表面及近表面(深度<1mm)缺陷的灵敏度远低于磁粉检测,易漏检细小表面裂纹(如宽度<0.01mm 的微裂纹),需搭配磁粉检测或渗透检测补充表面检测。
受工件形状和结构限制:对复杂形状工件(如异形焊缝、带凹槽的零件)适配性差,若工件存在曲面、棱角或孔洞,会产生 “杂波”(非缺陷导致的超声波反射),干扰缺陷识别;薄壁工件(厚度<6mm)因超声波传播路径短,也难以准确判断缺陷。
操作门槛高、依赖专业人员:需根据工件材质、厚度、缺陷类型调整超声波参数(如频率、探头角度、耦合方式),且缺陷判断需解读 “波形图”(A 扫波形、B 扫图像),对检测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要求极高(需持有 Ⅱ 级及以上 UT 资格证),培训周期长达 3-6 个月。
无法直观显示缺陷形态:仅能通过波形或图像间接判断缺陷存在,无法像磁粉检测(磁痕)或射线检测(底片影像)那样 “直观看到缺陷”,对 “缺陷类型”(如裂纹、夹渣、气孔)的判断需结合波形特征和经验,易出现误判。
广州罐体渗透探伤

无损检测常用标准
1、《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GB/T 11345-2013);
2、《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焊缝中的显示特征》(GB/T 29711-2013);
3、《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验收等级》(GB/T 29712-2013);
4、《承压设备无损检测》(NB/T 47013-2015);
5、《钢结构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JG/T 203-2007);
6、《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T 3323-2005);
7、《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SY/T4109-2015);
8、《钢结构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 50205-2001);
9、其他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及委托方提供的资料。
罐体渗透探伤公司

二、按检测阶段划分的重点项目
锅炉在制造、安装、运维全生命周期中,缺陷风险不同,检测项目的覆盖范围和比例会差异化设置。
1. 制造阶段检测项目(出厂把关)
核心目标是杜绝 “先天缺陷”,实现高比例全覆盖检测。
母材检测:锅筒、集箱用钢板 / 钢管需 UT 检测,排查内部分层、夹杂。
焊缝检测:
锅筒、集箱的环缝 / 纵缝 RT+UT 双方法检测(避免单一方法漏判)。
管子对接焊缝 UT 检测,抽检 10% RT 验证。
所有角焊缝 MT/PT 检测。
试板检测:同步焊接试板,按与元件相同标准检测,验证焊接工艺可靠性。
2. 安装阶段检测项目(现场验证)
核心目标是排查 “安装新增缺陷”,聚焦现场焊接接头。
现场焊缝检测:
锅筒、集箱现场环缝 UT 检测 + 不少于 20% RT 抽检。
管子现场对接焊缝 UT 检测,抽检 20% RT 检测。
现场接管角焊缝 MT/PT 检测。
损伤排查:安装过程中可能碰撞的元件表面,补充 PT 检测,排查划痕或变形。
3. 运维阶段检测项目(定期风险排查)
核心目标是发现 “运行老化缺陷”,按风险等级差异化抽检。
高风险部件:
过热器、再热器管子焊缝:UT+MT 联合检测,抽检比例不低于 30%(高温疲劳风险高)。
锅筒、集箱环缝:UT 检测,抽检比例不低于 20%(长期承压易产生内部裂纹)。
缺陷修复部位:历史修复过的焊缝及周边 200mm 范围, RT/UT 复检。
腐蚀敏感区域:省煤器管子、锅筒底部(易积垢腐蚀),补充 UT 检测壁厚,排查腐蚀减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