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倍组织测试(宏观分析)
1. 测试目的
检测铸锭、锻件、板材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宏观缺陷(缩孔、裂纹、偏析、流线异常等)。
评估材料均匀性及加工工艺合理性。
2. 测试方法
试样制备:切割代表性样品,研磨至粗糙度Ra≤0.8μm,化学腐蚀(常用腐蚀剂:HF+HNO₃混合液)。
观察设备:体视显微镜或目视检查。
标准依据:ASTM E340(金属宏观腐蚀试验方法)GB/T 5168-2020(钛及钛合金低倍组织缺陷评级)
3. 常见缺陷分析
偏析:成分不均匀导致的亮/暗区域。
裂纹:加工应力或热处理不当引起。
缩孔/气孔:铸造凝固收缩或气体残留。
二、高倍组织测试(显微分析)
1. 测试目的
观察α相、β相、晶界、析出相等显微结构。
分析热处理(如固溶、时效)或加工工艺(轧制、锻造)对组织的影响。
2. 测试流程
试样制备:切割→镶嵌→粗磨→精抛(至镜面);腐蚀剂选择:常用 Kroll试剂(2-3% HF + 5-10% HNO₃ +水),腐蚀时间5-30秒。
观察设备:金相显微镜(100×~1000×)或扫描电镜(SEM)。
标准依据:ASTM E3-11(金相试样制备)GB/T 12969-2014(钛及钛合金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3. 典型显微组织
α相:密排六方结构(HCP),呈等轴或片层状(如TA2纯钛)。
β相:体心立方结构(BCC),常见于β型钛合金(如Ti-5Al-5Mo-5V-3Cr)。
双态组织:α+β混合(如TC4/Ti-6Al-4V)。
4. 关键参数分析
晶粒度:依据ASTM E112评定。
相比例:图像分析软件定量α/β相占比。
织构分析:EBSD检测加工导致的晶粒取向。
三、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腐蚀效果差(组织不清晰)原因:腐蚀时间不足或试剂失效。措施:调整腐蚀时间或更换新试剂,腐蚀后立即用酒精清洗。
氧化/污染干扰原因:抛光或腐蚀过程中样品氧化。措施:惰性气体保护抛光,减少暴露时间。
伪缺陷误判原因:抛光划痕或腐蚀残留被误认为组织缺陷。措施:重新抛光或采用电解抛光。
四、应用场景
航空航天:评估钛合金叶片、机匣的锻造组织均匀性。
医疗器械:检测植入物(如骨钉)的α/β相分布是否满足生物相容性要求。
科研领域:研究新型钛合金(如Ti-Al-V-Zr系)的相变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