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试标准与适用范围
国内标准
补充试件制备、养护及加载速率要求,确保测试结果可比性。
规定水稳料抗压强度试验方法(T0805-2009),适用于道路基层、底基层材料质量评定。
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GB/T 50081-2019《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测试对象
水稳料类型: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砂砾、二灰稳定碎石等。
强度等级:根据道路等级划分(如高速公路基层≥3.5MPa,底基层≥2.0MPa)。
二、测试方法与设备
1. 试件制备尺寸要求:
标准试件:Φ150mm×150mm圆柱体(或150×150×150mm立方体)。
现场取样:采用钻芯法(Φ100mm或Φ150mm芯样),高度≥直径。
成型工艺:
静压成型:压力机加压至Zui大值后稳压30秒(适用于实验室)。
振动成型:振动台振实(模拟现场压实效果,推荐用于高等级公路)。
含水量控制:
zuijia含水量±1%,采用烘干法或快速含水量测定仪(如TCS-1型)。
标准养护:
温度20±2℃,湿度≥95%,养护至规定龄期(7d、28d、90d)。
现场模拟养护:
薄膜覆盖保湿,或采用干湿循环(模拟实际气候条件)。
设备要求:
压力机:量程2000kN,精度±1%,加载速率1mm/min(持续匀速)。
变形测量:引伸计(量程±5mm,分辨率0.001mm)记录峰值应力。
破坏判定:
试件垂直裂隙贯通或荷载下降至峰值80%时停止加载。
三、测试结果计算与评定
抗压强度公式
Rc=AP
Rc:抗压强度(MPa)
P:破坏荷载(N)
A:试件承压面积(mm²)
结果修正
尺寸换算:非标准试件(如Φ100mm)需乘以换算系数(通常0.95)。
离散性处理:同一批次6个试件强度变异系数CV≤15%,否则重测。
合格判定
单组判定:强度平均值≥设计值,且Zui小值≥设计值的85%。
统计判定:95%保证率下,强度代表值≥设计值(适用于批量检测)。
四、关键影响因素与控制
1. 水泥剂量影响规律:剂量每增加1%,7d强度提升0.5-1.0MPa(如3%→4%剂量,强度从2.8MPa升至3.6MPa)。
控制措施:
水泥剂量滴定法(EDTA法),误差≤±0.3%。
避免过量水泥导致收缩裂缝(推荐剂量3-6%)。
关键参数:
4.75mm以下细料含量(宜控制在30-50%)。
Zui大粒径≤37.5mm(防止级配离析)。
优化方法:
采用间断级配(如剔除9.5-19mm粒径),提升密实度。
添加0.5%纤维增强剂,减少离散性(变异系数CV降低至10%)。
温度影响:
5℃养护下强度发展停滞,20℃养护7d强度可达设计值的70%。
湿度控制:
干燥环境(RH<50%)导致强度损失20-30%,需覆盖土工布保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