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试目的
检测纺织品中可能含有的致敏性分散染料(如分散橙37/76、分散蓝35等),确保符合国际环保法规(如REACH、OEKO-TEX)及国家强制标准(如GB18401),避免染料残留引发皮肤过敏、皮炎等健康风险,尤其针对内衣、运动服、童装等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品。
二、测试对象
常见致敏分散染料:
分散橙37(CAS 13301-61-6)
分散蓝35(CAS 12222-75-2)
分散黄3(CAS 2832-40-8)
分散红1(CAS 2872-52-8)
禁用清单:22种(欧盟REACH附录XVII、OEKO-TEX附录4);
典型代表:
高风险材质:
合成纤维:涤纶(聚酯纤维)因疏水性易吸附分散染料;
深色/印花织物:染料用量大,残留风险高。
三、测试方法
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原理:用有机溶剂萃取纺织品中的分散染料,经色谱柱分离后,通过紫外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定量。
步骤:
色谱条件:C18反相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
检测波长:根据染料Zui大吸收波长设定(如分散蓝35:580 nm)。
样品制备:剪碎纺织品(≤5 mm),用吡啶/水混合液(1:1)超声萃取30分钟;
过滤浓缩:萃取液过0.45 μm滤膜,氮吹浓缩至1 mL;
仪器分析:
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
原理:通过质谱精准鉴定染料分子结构,避免色谱峰干扰,适用于痕量检测(ppb级)。
优势: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可检测多种染料。
标准:GB/T 20383、ISO 16373-2。
3. 快速筛查法(拉曼光谱)
适用场景:现场初筛或生产线抽检,快速判断是否存在致敏染料。
局限性:需建立染料光谱数据库,精度低于实验室方法。
四、测试标准与限值
标准号 | 适用范围 | 限值要求 | 法规依据 |
---|---|---|---|
OEKO-TEX附录4 | 生态纺织品致敏分散染料检测 | 22种分散染料≤50 mg/kg(婴儿用品≤30 mg/kg) | OEKO-TEX Standard 100 |
REACH附录XVII | 欧盟市场管控的22种致敏染料 | 禁用(限值≤50 mg/kg) | 欧盟法规(EC) No 1907/2006 |
GB 18401 | 中国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要求 | 参照REACH管控,部分染料纳入附录C | 国内强制标准 |
CPSIA | 美国儿童用品 | 禁用特定致敏分散染料(如分散蓝106) | 美国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 |
五、测试流程
取样:
选取染色Zui深部位(如印花区),避开缝线及涂层区域,取样量≥5 g。
前处理:
模拟洗涤:按ISO 105-C06标准洗涤1次,去除未固着染料;
萃取:使用氯苯或二甲基甲酰胺(DMF)在70°C下萃取60分钟。
仪器检测:
HPLC条件:流速1.0 mL/min,柱温30°C,检测波长覆盖200-800 nm;
LC-MS/MS条件:电喷雾电离(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
结果判定:
对比保留时间与标准品,定量计算染料含量(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