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做互联网业务的老板们,Zui近是不是总遇到这样的怪事?
明明按要求准备了 100 万注册资金和 3 人社保,材料却卡在股权结构上 —— 审核老师说“外资成分需要穿透核查”,可公司股东列表里根本没有外国人。后来才发现,某股东的股东是香港公司,导致外资占比间接超过 1%,直接被判定为“外资企业”,需要重新提交商务部批文。
这不是个例。我们团队接触过的广州企业中,超过 30% 的 ICP 许可证申请失败案例都栽在 “隐形外资”上。表面上看是股权结构问题,实际上折射出企业对政策细节的认知盲区。
股权结构的 “隐形外资” 就像深海中的暗礁,肉眼看不见却能让企业触礁沉没。只有提前做好 “股权体检”,才能把 “风险点” 变成“加分项”。如果你的企业也在为股权问题发愁,欢迎私信沟通,我们整理了一份《广州、深圳、上海股权穿透核查指南》,包含Zui新政策解读、审核案例和结构优化方案,帮你少走90% 的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