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细度和比表面积是衡量水泥质量与性能的重要指标,它们对水泥的水化速度、强度发展以及与外加剂的适应性等方面有着显著影响。以下为你详细介绍这两项检测的相关内容:
水泥细度测试
测试方法筛析法:通过筛孔尺寸来分离不同粒径的水泥颗粒,以此确定水泥中细颗粒的含量占比。该方法操作简便,应用广泛。负压筛法:依据GB/T 1345 - 200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筛析法》,采用 45μm 或 80μm的方孔筛,将水泥样品置于负压筛内,开启负压筛析仪,在规定负压(4000 - 6000Pa)下持续筛析 2min。筛毕后,称量筛余物质量,以筛余物质量占样品总质量的百分数表示水泥细度。
水筛法:同样使用 45μm 或 80μm方孔筛,把水泥样品倒入水筛中,用喷头以一定压力(0.05MPa±0.02MPa)的水连续冲洗筛网,直至筛出的水清澈为止。冲洗结束后,将筛余物烘干、称量,计算筛余百分数。
手工干筛法:在没有筛析仪的情况下采用。把水泥样品倒入规定筛孔尺寸的筛子,用手工轻轻拍打筛子,并不断转动,使水泥颗粒通过筛网,直至每分钟通过筛网的水泥量不超过0.05g 为止。称量筛余物,计算筛余百分数。
比表面积法:虽主要用于测定比表面积,但也能间接反映水泥细度。其原理基于气体透过法,即一定量的空气在一定压力下通过水泥层,根据气体通过的速率来计算水泥的比表面积,进而推断水泥细度。
激光粒度分析法:利用激光散射原理,当激光照射到水泥颗粒上时,会发生散射,散射光的角度与颗粒大小相关。通过测量不同角度的散射光强度,经计算机软件分析可得到水泥颗粒的粒径分布,全面了解水泥细度情况。该方法测量速度快、精度高,能提供详细的粒度分布信息,但设备成本较高。
影响因素样品的代表性:取样时需保证所取样品能代表整批水泥的特性,否则测试结果会出现偏差。应按照相关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多点取样,并充分混合。
筛网的状况:筛网的孔径尺寸精度、筛网是否破损等都会影响筛析结果。需定期对筛网进行校准和检查,若筛网出现变形或破损,应及时更换。
测试环境:环境湿度对水泥细度测试有影响,尤其是筛析法。湿度较大时,水泥颗粒易团聚,导致筛析结果偏大。测试应在相对湿度较为稳定的环境中进行。
水泥比表面积检测
检测原理 - 勃氏法(Blaine法):基于气体透过法原理,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透过具有一定空隙率和厚度的水泥层,根据空气透过水泥层的时间来计算水泥的比表面积。该方法依据的公式为:,其中为水泥比表面积(),为仪器常数,为空气透过水泥层的时间(s),为水泥密度(),为试验温度下空气的密度()。
检测步骤仪器准备:使用勃氏透气仪,包括透气圆筒、压力计、抽气装置等。在测试前,需对仪器进行校准,确定仪器常数。校准方法是使用已知比表面积的标准试样,按照规定步骤进行测试,根据公式计算出仪器常数。
样品准备:将水泥样品在 110℃±5℃下烘干1h,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水泥样品,根据水泥密度和透气圆筒的容积,计算所需样品质量,使样品在透气圆筒中形成的料层厚度符合规定要求(一般为15mm±0.5mm)。
测试过程:将装有水泥样品的透气圆筒与压力计连接,用抽气装置使压力计中的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关闭阀门,记录液面从规定高度下降到另一高度所需的时间。重复测试至少两次,每次测试时间间隔不少于10s,取两次测试时间的平均值作为结果。若两次测试结果相差超过 2s,应重新进行测试。
结果计算:根据测得的时间、已知的仪器常数、水泥密度以及试验温度下空气的密度,代入公式计算水泥比表面积。计算结果保留至10。
影响因素仪器的密封性:若透气仪存在漏气现象,会导致空气透过量不准确,从而使测试结果偏差较大。每次测试前需检查仪器的密封性,确保各连接部位密封良好。
水泥样品的装填:样品在透气圆筒中的装填均匀程度和料层厚度对测试结果影响显著。装填不均匀或料层厚度不符合要求,会改变气体透过的阻力,导致测试时间不准确,进而影响比表面积的计算结果。
温度的影响:空气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直接影响比表面积的计算。测试过程中应准确测量并记录试验温度,按照对应温度下空气的密度值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