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泡沫燃烧性能B1防火测试

2025-05-28 10:00 113.65.32.86 1次
发布企业
广州国检检测有限公司商铺
认证
资质核验:
已通过营业执照认证
入驻顺企:
6
主体名称:
广州国检检测有限公司
组织机构代码:
91440101MA59MC2F26
报价
请来电询价
关键词
燃烧性能测试
所在地
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新基村新基大道1号金科工业园2栋1层101房
全国服务热线
13926218719
联系人
熊大生  请说明来自顺企网,优惠更多
请卖家联系我

产品详细介绍

聚氨酯泡沫(PUR)及其改性产品聚异氰脲酸酯泡沫(PIR)因其优异的保温性与闭孔结构,广泛应用于建筑墙体、冷库及管道保温。其有机高分子特性导致易燃性突出,燃烧时释放大量浓烟及有毒气体(如HCN、CO),成为火灾中的重大隐患。各国标准如GB8624(中国)、EN 13501-1(欧洲)、NFPA275(美国)均对聚氨酯泡沫的阻燃等级提出严格要求。本文聚焦B1/B2级阻燃聚氨酯泡沫,解析其测试标准、关键技术瓶颈及改性策略。


一、聚氨酯泡沫阻燃性能的核心测试标准

1. 燃烧等级划分(以GB 8624-2012为例)


B1级(难燃):需通过燃烧增长速率指数(FIGRA≤120 W/s)、总热释放量(THR≤7.5MJ)及烟密度(SDR≤75)等指标。


B2级(可燃):要求火焰蔓延长度≤150mm,且离火后30秒内自熄。


2. 关键测试方法


单体燃烧试验(SBI, EN 13823):评估火焰横向蔓延、热释放及烟气生成,适用于墙体保温系统。


锥形量热仪测试(ISO5660-1):量化热释放速率(HRR)、点燃时间(TTI)及有效燃烧热(EHC),用于阻燃剂筛选。


氧指数测试(ASTM D2863):测定LOI值,B1级要求LOI≥26%。


烟密度与毒性测试(GB/T 8627/20285):限制CO浓度≤1000 ppm,HCN≤150 ppm。


二、聚氨酯泡沫阻燃测试的技术难点

1. 高发烟特性


聚氨酯燃烧时产生大量烟雾(烟密度可达普通XPS的2-3倍),传统卤系阻燃剂虽抑制火焰却增加烟气毒性。


解决方案:添加钼酸锌(3%-5%)或纳米蒙脱土(2%),烟密度降低40%-60%。


2. 泡孔结构影响燃烧行为


开孔泡沫(密度≤30 kg/m³)因空气流通加速燃烧,闭孔泡沫(密度≥40 kg/m³)阻燃性更优但成本高。


优化方向:通过发泡工艺调控闭孔率≥90%,并添加气相阻燃剂(如六溴环十二烷替代物)。

  

3. 阻燃剂与发泡工艺的兼容性


阻燃剂(如磷系化合物)可能干扰发泡反应,导致泡孔塌陷或密度不均。


工艺适配:采用反应型阻燃剂(如含磷多元醇),在聚合阶段键合至分子链,避免物理添加的负面影响。


三、B1级聚氨酯泡沫的阻燃体系设计

1. 膨胀型无卤阻燃体系


配方示例:聚磷酸铵(APP,20%)+jiwusichun(PER,6%)+三聚氰胺(MEL,4%)+成炭剂(石墨,2%)。


作用机理:遇火生成多孔膨胀炭层,隔热隔氧,HRR峰值降至80 kW/m²以下(未阻燃泡沫约250 kW/m²)。


2. 纳米复合阻燃技术


材料选择:羟基氧化铝(AlOOH)、碳纳米管(CNTs)或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


性能提升:添加3% CNTs可使LOI从22%提升至28%,且压缩强度提高15%。


3. 反应型阻燃改性


化学改性:合成含磷/氮元素的多元醇(如DMMP接枝多元醇),阻燃元素嵌入聚合物主链。


优势:阻燃性持久,耐迁移,V-0级(UL 94)通过率。


四、测试中的典型问题与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