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岩矿成分检测 膨胀珍珠岩成分检测
珍珠岩都是火山喷发的酸性熔岩经急速冷却而成的玻璃质岩石。珍珠者Si0含量70%左右,含水3-5%,具珍珠-油脂光泽和圆弧形裂纹。松脂岩含水量较高,一般在6-8%,具松脂光泽和贝壳状断口,膨胀性稍差于珍珠岩。
珍珠岩在高温(1200℃左右)条件下体积可膨胀数倍至三十倍,是制作优质超轻绝热材料的矿物原料,这类原料在工业上统称为膨胀珍珠岩。其膨胀倍率大小与矿石的化学成分和玻璃质纯净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含水分高、含铁低、玻璃质纯净度高的矿石膨胀倍数大,则小。膨胀珍珠岩的一般化学成分:Si0,68-74%,AzO,12%,Fe20:0.5-3.6%,Mg00.3%,Ca0 0.7~7%、K,02-3%,Na,0 4~5%,H,0 2.3-6.4%。
珍珠岩矿床在勘探阶段,一般用50~100m工程间距求斛C级储量。每个矿石样品需做实验室膨胀试验求K值,预作2~4个生产焙烧试验。化学分析结果不作为圈矿指标,但需取部分代表性样作Si02、AL203、Fe₂03、CaO、MgO、K,O、Na,O、H,0*、H,O、烧失量分析,以了解矿石的化学组成。
膨胀珍珠岩原料矿床主要为酸性火山喷发岩产物。中国自中生代以来,各类岩浆大量喷出,在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内均形成有珍珠岩矿床。
性质结构
珍珠岩(Perite)是一种火山喷发的酸性熔岩经急剧冷却而成的玻璃质岩石。珍珠岩矿包括珍珠岩、黑曜岩(Pitchstone)和松脂岩(Obsidian),三者的区别在于珍珠岩具有因冷凝作用形成的圆弧形裂纹,称珍珠岩结构,含水量2~6%;松脂岩具有独特的松脂光泽,含水量6~10%;黑曜岩具有玻璃光泽与贝壳状断口,含水量一般小于2%。
珍珠岩矿石呈黄白、肉红、暗绿、灰、褐棕、黑灰等色,以灰白一浅灰为主;断口呈参差、贝壳、裂片状,条痕白色,碎片及薄的边缘部分透明或半透明;莫氏硬度5.5~7;密度2.2~2.4g/cm’;耐火度1300~1380°C;折光率1.483~1.506;膨胀倍数4~25。
珍珠岩矿石的一般化学成分为Si0268~74%,Al20311~14%,Fe2030.5~3.6%,Ca00.7~1.0%K02~3%,Na20 4~5%,Mg0 0.3%左右,H0 2.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