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需求分析
用户调研:
深入了解学生的消费习惯和需求,如外卖点餐频率、跑腿服务需求(如取快递、送文件等)。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确保需求分析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商家调研:
调查校内及周边商家参与外卖服务的意愿和条件。
了解商家对订单管理、配送范围、抽成比例等方面的要求。
跑腿人员调研:
了解可能成为跑腿员的学生或教职工的需求,如报酬计算方式、工作时间灵活性等。
二、平台设计
功能规划:
用户端:注册/登录、外卖下单、跑腿下单、订单跟踪、评价反馈等。
商家端:店铺管理(菜品管理、订单管理、营业状态设置)、数据统计等。
跑腿员端:接单、导航、收益查看等。
技术选型:
前端技术:HTML5、CSS3、JavaScript等,用于构建用户界面,实现交互功能。
后端技术:可以选择Python(使用Django或Flask框架)、Java(SpringBoot框架)或者Node.js等编程语言。
数据库:MySQL用于存储用户信息、商家信息、订单信息等结构化数据;对象存储服务(如阿里云OSS或腾讯云COS)用于存储图片等非结构化数据。
架构设计:
表现层:负责与用户交互,展示界面内容。
业务逻辑层:处理订单业务逻辑、商家管理逻辑、跑腿员业务逻辑等。
数据访问层:负责与数据库进行交互,执行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
三、测试上线
集成测试:
当各个功能模块开发完成后,进行集成测试,测试不同模块之间的交互是否正常。
如测试用户下单后商家是否能正常接收订单,跑腿员是否能正常接单等。
性能测试:
对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包括压力测试、并发测试等,确保系统在高并发情况下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安全测试:
对系统进行安全测试,包括漏洞扫描、渗透测试等,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上线运营:
在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后,进行正式的上线运营。
与学校社团、学生组织合作,举办推广活动,提高度。
四、后期运营
优化服务:
根据用户反馈和市场需求,不断更新功能,如增加新的支付方式、拓展跑腿服务类型等。
对数据库和前端页面进行优化,提高数据查询速度和页面加载速度。
保障安全:
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修复,确保用户数据安全。
对用户密码进行加密存储,防止数据泄露。
营销推广:
利用社交媒体、校园论坛等渠道进行宣传。
与商家协商推出联合促销活动,如折扣券、免单抽奖等,吸引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