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制管理1.医疗机构或者企业应按规定,建设标准的P2实验室或GMP车间,有单独的二次更衣室和配制室(包含刷洗消毒区、配制区和发放区),且各分区明确。其供水、排水、清洁消毒、个人卫生、通风和照明等配制设施,均应符合P2实验室或者GMP车间的相关规定,与污染源隔离,不能有明沟,做到人流与物流分开,有标准的传递窗口,可配备自动的粪菌处理仪和冷冻干燥机。2.制定领料控制要求并保存记录。结合配制产品特点和工艺标准要求,建立配制场所温度和空气的洁净度和湿度标准,并制定相关微生物监测及消毒清洁制度。配制人员进入配制区需二次更衣,且接受定期或不定期体表微生物检查。初幼菌群移植可能有助于预防婴幼儿期肥胖和代谢紊乱。消化系统菌群移植菌源
FMT的营养管理1.FMT前的营养筛查:需要行FMT的人,往往合并肠功能障碍,导致营养不良的发生。在FMT前应常规给予营养筛查,如存在营养风险,应给予营养支持方案。2.围FMT期营养管理:预期进食摄入量
供体筛选标准:( 1)供体的生理标准:主 要依赖科学测量与实验室检测完成 。①开展 FMT 年龄 18~30周岁(儿科开展 FMT,在符合伦理条件 下,可使用≥3 岁以上的儿童供体);体质指数(body massindex,BMI)18.5~23.9 kg/m2 。②血液学检测: 血细胞分析、肝肾功能、电解质和 C 反应蛋白正常 ;传染性肝炎 、HIV、梅毒(syphilis)、EB 病毒(Epstein BarrVirus)、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新型冠 状病毒(COVID⁃ 19)抗体、线虫(nematodes)、阿米巴 (Amoeba)等病原检测阴性。③粪便检测:常规检 查 正 常 ,隐 血 实 验 阴 性 ,艰 难 梭 菌(clostridioides difficile)、弯 曲 菌(bacterium flexuosus)、沙 门 菌 (Salmonella)、志贺菌(Shigella)及虫卵 、 囊 泡 、寄 生 虫 、孢 子 、诺如 病毒(norwalk viruses , NV)、轮状病毒(rotavirus)和病毒(SARS⁃ CoV⁃2),如白色念珠菌(canidia albicans)等病 原学检测阴性;多重耐药基因(超广谱β 内酰胺酶 、 碳青霉烯酶等)检测阴性 。④呼气试验:无小肠细 菌 过 度 繁 殖,幽 门 螺 旋 杆 菌(Helicobacter pylori) 阴性。
美益添菌群移植的使用需要经过专业处理,确保移植物的质量和安全性。移植物的制备过程包括对粪便样本的筛选、处理和冷冻保存等步骤。这些步骤旨在去除可能存在的有害微生物,保留有益微生物。移植物的质量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对微生物群体的定量和质量评估,以确保移植物的有效性和稳定性。美益添菌群移植还被普遍应用于医疗肠易激综合征等肠道炎症性疾病。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紊乱疾病,患者常常伴有腹胀、腹泻等症状。通过美益添菌群移植,可以改善肠道菌群失衡,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症状。菌群移植的移植物组成和剂量需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专业调整。
供体的个人史:主要依赖访谈与问卷完成。作息规律,饮食健康,家庭和睦,无不良性习惯,无吸烟、饮酒、吸毒等嗜好和无药物成瘾;近6个月未接种过疫苗或参加药物试验。近6个月未接受纹身或出现皮肤破损。近6个月无热带地区旅游史。无胃肠道病变和传染病家族史 。非孕 期,非月经期。供体的稳定性:依赖生化检查及粪便微生 物组测序完成 。每 8 周复查以上项目,符合上述要求;每次捐赠的粪便均留样行 16S rDNA 测序,验证菌群组成及多样性稳定。结直肠菌群移植可能针对某些局部性肠道疾病。消化系统菌群移植菌源
微生态制剂初幼菌群移植以微生态制剂形式给予初幼菌群。消化系统菌群移植菌源
开展机构的审查 、资质的认证 、 FMT 供体的筛选与管理、标准化菌液和胶囊的制备 与质量控制、FMT 移植方式、FMT移植是作为技术 还是药物等,仍需要明确和标准化。我 国 FMT 临床应用目前处于初始 、但又快速发展的 阶段,上述问题的明确对国内 FMT 的健康发展尤 为关键 。 目前,除了上海市卫健委出台的“菌群移 植技术管理规范 ”外,尚无任何其他层面的管理规 范来引导 FMT 的健康发展 。 为规范 FMT 的 临床应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院管理研究所组 织相关领域专业人士讨论制定了该共识,以期规范我国 FMT 的临床应用,促进 FMT 的良性健康发展。消化系统菌群移植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