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功能分析
用户端
注册与登录:支持微信一键登录或手机号注册。
自习室选择:展示不同位置的自习室信息(如座位数、设施、环境图片等)。
预约时间选择:提供日历视图,用户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段进行预约。
在线支付:支持多种支付方式(微信支付、支付宝等),支付预约费用。
实时状态查看:显示当前自习室的使用情况和剩余座位数。
评价反馈:服务完成后,用户可以对自习室进行评价和留言反馈。
管理员端
自习室管理:添加、删除自习室信息,设置开放时间和价格。
订单管理:查看所有预约订单的状态,处理异常订单。
数据统计:生成各类统计数据报表,帮助运营决策。
后台管理系统
用户管理:管理用户信息,查看预约记录和消费记录。
自习室管理:维护自习室信息,包括座位布局、设备状态等。
财务管理:查看每日、每周的收入明细,生成财务报表。
二、技术架构设计
前端
微信小程序:使用WXML、WXSS、JavaScript进行开发。
UI框架:选用WeUI或其他流行的小程序UI框架。
API调用:通过()与后端API进行数据交互。
后端
服务器:采用Node.js或Java Spring Boot搭建服务器。
数据库:使用MySQL或MongoDB存储用户、自习室和订单数据。
接口设计:RESTful API风格,确保数据交互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第三方服务
支付服务:集成微信支付和支付宝SDK,实现在线支付功能。
三、开发步骤
需求确认:与客户详细沟通,明确各项功能需求和业务流程。
原型设计:使用Axure等工具绘制产品原型图,与客户确认界面设计和交互流程。
前后端开发:
前端:开发用户端和管理员端的页面及交互逻辑。
后端:搭建服务器,设计数据库表结构,编写API接口。
测试与调试: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用户测试,修复发现的问题。
上线部署:将小程序提交微信审核,通过后发布上线。
后期维护:根据用户反馈和数据分析,不断优化和更新功能。
四、项目时间表
需求确认与原型设计:2周
前端开发:4周
后端开发:4周
测试与调试:2周
上线部署与维护:持续进行
五、预算估算
人力成本:包括项目经理、前端开发、后端开发、测试人员的薪资。
硬件成本:服务器租赁费用。
第三方服务费:支付服务等费用。
其他费用:域名注册、SSL证书等。
六、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需求变更:与客户保持密切沟通,及时调整开发计划。
技术难题:提前进行技术调研,准备备用方案。
人员变动:制定详细的工作交接文档,确保项目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