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IQTC提出并推动立项的团体标准 T/CNFIA 206-2024《造纸化学品中氯.丙.醇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已经由食品工业协会正式发布。标准已于2024年7月14日起正式实施。标准文本欢迎索阅。

立项背景
GB 4806.8-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对食品接触用纸制品中氯.丙.醇的水提取量设定了严格的限量要求,现有研究显示造纸化学品可能是其主要来源之一,控制其含量成为生产企业亟需解决的重要任务。
由IQTC牵头起草的GB 4806.8-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中对食品接触用纸制品中氯.丙.醇的水提取量给出了严格的限量要求,而已有的研究表明,造纸化学品可能是纸制品中氯.丙.醇的重要来源之一,管控造纸化学品中氯.丙.醇的含量成为食品接触用纸的生产企业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
造纸阶段用到的大量化学品中,可能会有部分化学品中含有来自于氯.丙.醇的氯.丙.醇残留,随着生产链的传递和食品接触用纸制品向所接触的食品发生迁移,氯.丙.醇可能Zui终会随食品进入,影响消费者健康安全。
但我国对于造纸化学品中的氯.丙.醇尚缺乏相关检测方法标准,这给造纸企业及上游化学品生产企业管控造纸化学品中的氯.丙.醇带来困难。为弥补标准领域的这一不足,IQTC于2023年6月向食品工业协会提出了团体标准立项申请,并于2023年7月获得正式立项,总共有12家单位共同参与了为期一年的起草。
参编单位包括:济宁南天农科化工有限公司、四川洋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传化华洋化工有限公司、杭州杭化哈利玛化工有限公司、广东良仕工业材料有限公司、珠海红塔仁恒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奥赛新材料有限公司、爱森(中.国)絮凝剂有限公司、索理思(上海)化工有限公司、广州海关技术中心、保世高(广州)贸易有限公司、食品工业协会食品接触材料专业委员会。
标准主要内容
标准适用于检测造纸化学品中游离态氯.丙.醇的含量,涵盖湿强剂、粘缸剂、防油剂等多种化学品。通过直接稀释-气相色谱-质谱法和衍生化反应-气相色谱-质谱法两种方法,分别适用于不同含量级别的化学品,为造纸企业和上游化学品生产企业提供了科学的检测和管控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造纸化学品中游离态氯.丙.醇含量的检测,包括但不限于湿强剂、粘缸剂、防油剂、消泡剂、涂布抗水剂、表面施胶剂、模塑防水剂、改性淀粉、改性松香、改性纤维素、改性树脂等。
标准采用两种方法对氯.丙.醇进行检测:
【方法一】直接稀释-气相色谱-质谱法
无需使用昂贵的同位素试剂进行衍生化反应,测试成本低廉、操作简便,适用于氯.丙.醇含量在ppm数量级的造纸化学品。

▲ 参考色谱图【方法一】
【方法二】衍生化反应-气相色谱-质谱法
通过衍生化反应提高检测灵敏度,检出限可低至0.01mg/kg。

▲ 参考色谱图【方法二】
意义和影响
本标准的制定为造纸化学品生产企业做好产品中氯.丙.醇的管控、以及造纸企业做好原材料中氯.丙.醇的管控提供了科学的检测方法。这也将为下游纸制品企业生产的食品接触用纸和纸制品做好氯.丙.醇的合规提供重要的解决思路。
IQTC期待与各方开展更多高水平合作,为行业和相关部门提供更多高水平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转自“食品接触材料科学”微信公众号,原标题《造纸化学品中氯.丙.醇的测试方法团标发布》,此微信公众由我们总部FCM实验室运营。
我们总部FCM实验室可以做团体标准 T/CNFIA206-2024 氯.丙.醇含量的测试,有需求的企业,可以与我们联系。
联系人:邹工

相关资讯:
2020年以来,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中,陆续通报了多起食品接触纸质产品,包括纸吸管、手指食物盘、食物盒、松饼模具等,通报原因均由于产品中含过量的3-MCPD,相关违规产品被要求撤离市场或者从消费者处召回。
《造纸化学品中氯.丙.醇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团体标准发布前,对于造纸化学品中氯.丙.醇的测试方法并没有官方检测标准,这对造纸化学品生产企业有效管控造纸化学品中氯.丙.醇的残留、以及造纸企业选择尽量低氯.丙.醇残留的造纸化学品原材料都带来巨大的挑战,也给检测机构对相关产品和原材料提供科学的检测技术服务造成困难。亟需尽快建立造纸化学品中氯.丙.醇含量的检测方法标准,为造纸和造纸原材料生产企业做好产品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我国新发布的GB4806.8—2022新增了对于食品接触用纸中氯.丙.醇水提取量的要求,但我国目前仍大量使用的PAE树脂型湿强剂中往往残留有氯.丙.醇,时常导致纸制品的氯.丙.醇检测结果不合格。目前缺乏针对湿强剂中氯.丙.醇残留量和纸张中氯.丙.醇水提取量之间的关系研究,造纸企业在进行PAE湿强剂选择和造纸工艺优化时缺乏可供参考的科学依据。
其它资讯:
HMSPP具有长链支化结构,这种结构材料的加入能够明显提高线性聚丙烯材料的流变性能,为制备微发泡聚丙烯材料提供了可能。聚丙烯发泡材料具有较宽范围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以及化学稳定性等传统发泡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势。聚丙烯发泡材料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高熔体强度PP的制备方法HMSPP的分子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上所说的三个方面即提高重均分子量与加宽分子量分布的掺混法、导入长支化结构的柱式反应器法(电子束辐照、化物处理、反应挤出)及内反应器聚合法(直接共聚、大分子化)、交联法。
BayVision将拜耳材料的核心竞争力,上釉原材料上的广泛专业知识—即模克隆聚碳酸酯(Makrolonpolycarbonat及其共混物—和的应用服务与覆盖整个上釉模块过程链的技术发展结合在一起。流变学和机械C:E模拟程序等工具可作为标准。拜耳材料科技的专家们还在研究上釉模块的热膨胀性能和如何为客户在设计问题上提供咨询。他们解决了关于所需的涂料和胶粘剂原料及噪音产生的相关问题。拜耳材料科技聚碳酸酯业务部的主管GünterHilken博士指出:“BayVision将为未来机动车辆树立新的标准,除了减少化碳排放量,还将在车辆设计上开辟新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