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纺织品测试 抗菌材料测试
纺织品抗菌性能
越来越多的抗菌纺织品开始出现,抗菌纺织品抗菌性能的检测和评价对规范抗菌市场和保护消费者健康十分重要。
目前我国的抗菌纺织品抗菌性能评价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一系列关于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已经公布并实施。
本文主要就我国抗菌纺织品抗菌性能标准体系现状、与国外相关标准的对比、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介绍。
纺织品抗菌性能评价标准概况
目前常见的抗菌纺织品抗菌性能评价标准主要是美国纺织品印染师和化学协会(AATCC)、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日本工业标准(JIS)、guojibiaozhun组织(ISO)和我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及纺织工业协会等组织颁布的系列标准,主要涉及定性检测方法、定量检测方法和安全评价3个方面。
定性检测方法
抗菌纺织品抗菌性能的定性检测原理是将抗菌样品紧贴在接种一定量特定微生物的琼脂平板表面,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培养后,观察样品周围有无抑菌区以及样品与琼脂的接触面有无微生物生长,以此来判断样品是否具有抗菌性能。当样品周围有抑菌区或样品与培养基接触表面没有细菌生长时,说明该样品具有抗菌性能。定性测试方法根据操作方法不同分为晕圈法和平行划线法。
晕圈法
定性测试方法简单,测试周期较短,适合判定产品有无抗菌效果,但对于非溶出性的抗菌物质和在琼脂培养基中扩散性较差的溶出性物质,不能通过抑菌区的大小去判断纺织品抗菌活性的强弱。通过抑菌圈的大小,还可判断抗菌产品所采用抗菌剂的溶出性的依据。现行有效常见的抗菌纺织品抗菌性能定性检测标准菌性能定性方法对比见表1。
定量检测方法
定量检测的原理是经过抗菌处理的样品和没有经过抗菌处理的对照样品定量接种测试菌悬液后,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育,通过对比经过抗菌处理的样品和没有经过抗菌处理的对照样品中细菌生长数量,根据测试菌数量的减少,定量评价纺织品的抗菌效果。
在定量检测法中,常用的方法是吸收法和振荡法。在吸收法的基础上,日本标准JIS L 1902和guojibiaozhunISO20743根据测试菌液接种到试样上的方式不同发展出了印迹法、转移法,回收菌的技术方法除了传统的平板计数法,还增加了荧光分析法。
定量检测法能比较准确地判定抗菌纺织品抗菌活性的高低,但检测周期长,检测费用较高。现行比较通用的有效标准包括:
AATCC 100-2012《纺织材料的抗菌整理评估》;
JIS L 1902-2015、ISO 20743-2013《纺织品纺织产品抗菌活性的测定》;
GB/T 20944.2-2007《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二部分:吸收法》;
GB/T 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三部分:振荡法》等。
安全评价
抗菌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不仅局限于其抗菌效果,还应充分考虑到其安全性。
抗菌纺织品的安全性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抗菌纺织品所应用的抗菌剂的安全性能,如抗菌剂的急性口服毒性、皮肤刺激性、眼刺激性、致突变性等;另一方面是抗菌纺织品本身的安全性,具有抗菌功能的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健康不能造成危害,不能对皮肤正常菌群影响等。
抗菌纺织品与普通纺织品Zui大的区别是,抗菌纺织品能抑制纺织品上细菌、真菌生长、繁殖或使其失去活性,在符合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的前提和实现抑制微生物在织物中的生长繁殖功能的不影响皮肤黏膜的微生态平衡,我国的相关标准规定抗菌纺织品洗涤一次后必须满足晕圈D≤5mm,对皮肤正常菌群影响检测也作出相应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