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正日益加深,与工业软件的结合也愈发紧密。这一融合趋势不仅成为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还是实现智能化、信息化的重要途径,为工业软件产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机遇。从智能制造到物联网的广泛应用,从机器学习到大数据分析的技术革新,工业技术软件化的身影无处不在,它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工业的生产和管理模式,引领着行业向更高效、智能的方向发展。
近日,甘肃省工信厅印发了《甘肃省首版次软件产品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首版次软件产品申报认定的范围、申报企业条件、申报产品条件、申报程序等。
《甘肃省首版次软件产品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第二条 本办法中 “首版次软件产品”是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或原软件产品在其功能或性能等方面实现较大突破的软件产品,第1次发布并处于市场推广初期的软件产品,不包括研制单位开发限于自用的软件和用户定制的非通用软件。
首版次软件产品认定范围: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新兴技术软件(含平台软件)、重点行业应用软件、信息安全软件、信创软件等七大软件领域。
软件测试报告,是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对软件的全面检测,确保产品在交付前符合预期的质量标准。一份详尽的软件测试报告,不仅是对软件质量的客观评价,更是对用户体验的有力保障。
软件测试报告,还可用于申报国家、省、市、区的税收减免优惠和专项基金补助,比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创新产品认定、高新产品认定、双软评估、软件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即征即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
单位研发的工业软件,申报首版次软件产品认定,需满足这些条件:
《甘肃省首版次软件产品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申报首版次软件产品认定的企业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为依法设立的企业,经营状态正常、信用记录良好、符合产业发展导向。
(二)具有较强的软件产品研发能力,良好的技术研发人才队伍和软件升级服务。
(三)已按照国家统计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统计调查制度»要求,注册登录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系统并按时填报数据。
申报的首版次软件产品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知识产权明晰。申请单位在国内外依法拥有申请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或依法取得知识产权的使用权,无知识产权纠纷。申报首版次软件产品时间距产品取得该软件著作权的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 年,软件著作权证书登记的软件产品主版本号为1.0。
(二)技术水平先进。符合下列条件的一项或以上:在同类产品中达到省内水平及以上,市场前景较好;产品功能或性能有重大突破,具有技术优势;填补国内省内空白、打破市场垄断;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励(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被列为省部级及以上重点项目、示范项目。
(三)性能质量可靠。符合下列条件的一项或以上:产品通过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定;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检验检测机构的检测;通过省级及以上具备资质的检验机构检测。属于国家有特殊行业管理要求的产品,需具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批准颁发的产品生产许可证明;属于国家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需通过强制性产品认证。
(四)获得市场认可。产品已经交付且实现市场化,该软件产品取得软件著作权证书以后的累计销售(服务)金额、销售(服务)合同、发票日期须在著作权证书获取日期之后。
温馨提示:有意向要申报2024年首版次软件的单位,请及时关注工信厅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