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首位。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31.6%,比2022年提升5.9个百分点。截至2023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204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6.07%。
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延续快速增长态势。新能源汽车出口快速增长带动我国汽车出口量快速增长,2021年汽车出口首次突破200万辆、位居第三位,2022年311.1万辆、位居第二位,2023年491万辆、位居首位。
汽车的出口运输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滚装船运输,一种是集装箱运输,还有一种是汽车框架运输。
新能源汽车是一种由锂电池驱动的车辆设备,在海运出口时需要满足资质要求。如果使用滚装船进行运输,则被视为普通货物,而如果使用集装箱船运输,则被视为危险品,归属于第九类危险品,需要遵守相关的海运规定。
海运出口海事备案
新能源汽车在海运危规中属于第九类危险品UN3171,其出口操作流程与锂电池电动车、滑板车和平衡车等货物相似。不同于锂电池电动车等产品,新能源汽车由于外包装较大,无法办理危包证。新能源汽车出口海事备案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准备正本盖章的备案申请报告及情况说明,用于申请海事备案。
2、准备中文MSDS和锂电池UN38.3报告,以证明锂电池的安全。
3、准备委托备案的委托书,授权第三方代理备案手续
而集装箱运输遵从UN3171海运条例,需要订舱位。一般船公司订舱口需要提供中英文版MSDS、电池模组和电池包的UN38.3检测报告、每款车的车型与运输条件鉴定报告(海运报告)。
◆◆◆◆◆
我们总部新能源实验室是国家新能源汽车检测重点实验室,可以做电池模组、电池包、电池簇、电池储能系统、新能源整车等产品的检测,可以出具UN38.3报告、电池概要报告、电池产品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报告、危险特性分类鉴别报告、货物运输条件鉴定书(海运报告、空运报告、陆运报告)、GHS危险公示标签报告。有相关检测需求的企业可以与我们联系。
联系人:邹工
☆☆☆☆☆☆☆☆☆☆☆☆☆☆☆☆☆☆☆☆☆☆☆☆☆☆☆☆☆☆☆☆☆☆☆☆☆☆☆☆☆☆☆☆☆
相关资讯
集装箱运输几种方式:
1、一箱两车:两辆新能源汽车一前一后平装于集装箱内,通过止移块(如三角楔木)和绑扎带与箱体进行固定。
2、一箱三车:集装箱内放置一个运输支架,支架与箱体做好固定,一辆车斜向装在运输支架上,一辆车平装在支架下方,还有一辆车平装于靠近箱门处。支架上的车辆通过绑扎带与支架进行固定,平装车辆通过止移块和绑扎带与箱体进行固定。
3、一箱四车:集装箱内放置两个运输支架,支架与箱体做好固定,两辆车斜向装在运输支架上,两辆车平装在支架下方,支架上的车辆通过绑扎带与支架进行固定,平装车辆通过止移块和绑扎带与箱体进行固定。
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占率达到了31.6%,高于上年同期5.9个百分点。在经历过去两年的突飞猛进之后,增长拐点显现。
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家累计批发887万辆,同比增长36%;累计零售775万辆,同比增长36%;出口104万辆,同比增长71%。
2023年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36%,较去年的28%提升8个百分点。2021年渗透率15%,2022年提升13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为58.4%,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25.9%,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5.4%。
物流资讯
不断有人来取件,但数量仍不见减少。“这几天,每天派送千八百单吧,有时甚至忙碌到凌晨,从早上7点多上班到深夜,一刻都不得闲。每逢快递量增多的时候,老板会找几个临时工,但快递量太大,还是很忙。”某快递公司的快递员王兴(化名)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忙一点没关系,因为赚的也多,没有加班费,但好多人都自愿加班,毕竟工资是按照派单量和收件量来计算的。送的件越多,收的件越多,赚的越多。
随后,陈先生急忙向罗湖海关综合业务科求助,该科立即专人跟进,时间制发跨关区业务联系函,并多次致电、短信联系相关海关、科室和经办人,耐心寻求解决方案,Zui终成功帮助企业及时解决难题。陈先生说:“海关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立足职能,急企业之所急,主动作为、恪尽职守、担当奉献,为企业安全、通关作出种种努力,感谢海关。”罗湖海关副关长胡君表示:“我们要把‘人民海关为人民’贯穿到日常的点点滴滴,让每一项重大决策部署能够落地、落实,让人民群众能够切实感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让海关工作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为了实现两不(不瘫痪、重要节点不爆仓)、三保(保畅通、保安全、保平稳)目标,在现有服务能力的基础上,全行业临时聘用近4万人、投入12万辆汽车,新增36多万平方米处理场地和3多套自动、半自动分拣设备。全国建成2多个智能化分拨中心,大批能够负重的仓储机器人、配送机器人在不同场合推广应用;累计建设8.2万个末端公共服务站,布放38万多组智能快件箱,对快递末端服务能力形成有效补充。针对农村寄递Zui后一公里问题,国家邮政局已设立5.9万个农村快递公共取送点,全国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达到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