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2024年第1号公告,发布47项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6项修改单,其中包括1项食品接触材料产品标准GB4806.15-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黏合剂》,该标准是我国食品接触用黏合剂专项标准,填补了市场上关于此类产品的管控空白。该标准的正式实施日期为2025年2月8日。
标准主要内容
范围
标准的适用范围为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黏合剂。
定义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黏合剂,即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产生胶接作用的,直接或间接与食品接触的材料。
分类
根据是否与食品直接接触,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黏合剂可分为两类:
1、直接接触食品用黏合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食品接触面,预期直接与食品接触的黏合剂。
2、间接接触食品用黏合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非食品接触面,预期不与食品直接接触,但其成分可能转移到食品中的黏合剂。
原料要求
1、直接接触食品用黏合剂基础原料的使用应符合附录 A及相关公告的要求。间接接触食品用黏合剂基础原料的使用应符合附录 A 、附录 B 及相关公告的要求。
2、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黏合剂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 GB9685及相关公告的要求。直接接触食品用黏合剂所使用的添加剂也可用于间接接触食品用黏合剂。
感官要求
通用理化指标
其他理化指标
1、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黏合剂应符合附录 A 、附录 B及相关公告对基础原料的特定迁移限量(SML )、特定迁移总量限量[ SML ( T )]、残留量( QM)等理化指标的规定。
2、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黏合剂应符合 GB9685 及相关公告对添加剂的SML 、 SML ( T )、 QM等理化指标的规定。
其它要求
迁移试验
迁移试验应按 GB31604.1 和 GB5009. 156的规定执行,本标准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标签标识
标签标识应符合 GB4806. 1 的规定。
黏合剂产品应在标签上标示产品类别(直接接触食品用黏合剂、间接接触食品用黏合剂)。
GB 4806.15-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黏合剂》已于2024年2月8日发布,有一年的过渡期,过渡期内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黏合剂生产企业应尽快学会通过配方设计、原料选择、生产过程控制、产品信息传递等方式控制黏合剂产品的安全风险。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黏合剂使用企业应学会通过接缝和边缘等包装设计、增加有效阻隔层、固化过程控制、产品信息传递等方式控制来源于黏合剂的安全风险;在达到预期效果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减少黏合剂的使用量和残留量。
====================================
关于我们
我们杰信公司的总部实验室是国家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重点实验室,是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GB4806系列标准的制定者和参与者。我们总部实验室可以接受企业的委托,做食品接触材料及相关产品的检测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食品包装、餐具、厨具、食品加工机械、厨电产品、塑料、树脂、橡胶、金属、合金、纸张、纸板、玻璃、陶瓷、瓷釉、着色剂、印刷油墨等等。期中包括此文说的GB4806.15标准,出具检测报告。有需求的企业可以与我们联系。
联系人:邹工
我们在服务
1、食品接触材料合规与安全评估服务
1)产品全配方审核及合规性评价服务
2)产品安全风险评估服务
2、食品接触材料相关测试
法规测试(GB4806系列、相关行业及可降解标准等)
欧盟及其成员国法规测试
美国FDA 21 CFR和CPG法规测试
日本厚生省370公告测试(日本通关报告)
韩国法规测试(韩国通关报告)
台湾地区法规测试
3、食品接触材料新品种申报代理服务
新品种申报代理服务
4、食品接触材料合规材料审核与编制服务
符合性声明编制和审核服务
5、食品接触材料咨询和培训服务
食品接触材料法规咨询及培训服务
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技术咨询及培训服务
==========================================================
相关资讯
食品接触材料的定义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各种已经或预期可能与食品或食品添加剂(以下简称食品)接触、或其成分可能转移到食品中的材料和制品,包括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贮存、销售和使用过程中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工具和设备,及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食品的油墨、粘合剂、润滑油等。不包括洗涤剂、消毒剂和公共输水设施。
新增通用理化指标-芳香族伯胺、N-亚硝胺和N-亚硝胺可生成物迁移
橡胶研究发现这两类物质在橡胶材料中存在一定的暴露风险,将其纳入管控,其限量与欧盟相关限量指标一致。
食品接触材料法规
我国现有的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国家标准体系(四大类型的标准):
1、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产品质量规格和性能指标标准;
2、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卫生标准: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卫生标准
3、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分析和检测方法标准;
4、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管理与控制标准。
行业资讯
DBP标准贮备液:1g/L;DEHP标准贮备液:1g/L。标准工作溶液:适用浓度的DBP和DEHP混合溶液。器分析条件色谱柱:DB17(3m×.25mm×.25μm)石英毛细管柱,载气为氦气。柱温:初温5℃,保持2min,以3℃/min的速率升至2℃,保持1min,再以2℃/min的速率升至27℃,保持1min。进样口温度:27℃;色谱质谱接口温度:25℃。电离源为EI源,电离能量:7eV,选择监视离子(m/z):149amu,进样量:1μL。品处理取.4g剪碎的PVC塑料,放于1mL具塞锥型瓶中,加入2.mL三氯。置于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提取2min后,冷却。以不锈钢网过滤至5mL容量瓶中,残渣用三氯定容至刻度。取适量样液放于1mL容量瓶中,用三氯定容至刻度,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外标法定量。果与讨论3.1提取时间的选择分别选取DBP和DEHP含量较高而厚度不同的PVC塑料样品与DBP和DEHP含量较低而厚度不同的PVC塑料样品,以不间超声提取。
A=2.595×1-6BA=1.6×1-6B式中A———液相色谱图的峰面积,mm2B———水相增塑剂浓度,mg/mL从中看到,DBP和DMP的浓度与液相色谱峰面积成较好的线性关系。采用液相色谱测定水中的邻苯二甲酸二含量,只需对样品进行分离提纯处理,混合物中其他成分干扰小,测定速度快,每6min即可完成一次分析。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选择性好,重复性好,线性范围宽等特点,可以满足分析试验的要求。间对迁移速度的影响时间对DMP和DBP迁移的影响如和所示。从图中看到,DMP和DBP随着浸泡时间延长,迁移量逐渐增大。这主要是由于水分子进入PVC中溶胀的结果,增加了PVC的分子活动能力,使DMP和DBP小分子容易迁移到材料表面;溶胀还使分子渗透到PVC材料的内部,加大了水与DMP和DBP交换面积,迁移速度逐渐加快。度对迁移速度的影响温度对DMP和DBP迁移速度的影响如和所示。
“在房子下面装上了一套类似于滑板的结构,房子摇动得厉害,也能够进行缓冲。”古桥刚说,针对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较差的建筑物,只要用滑移减震技术改造,也可以提高这类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这套技术就是在地面和建筑物之间设置一个“滑板”,不管地面如何摇晃,建筑物也可安然无恙,能保证建筑物遭遇特大地震也不会倒塌,不仅抗震效果好,成本也仅仅多支出3%左右。上还有一套进的抗震技术,就是在建筑物底部和基础之间设置隔震层,隔震层由橡胶支座和阻尼器组成,隔震层、阻尼器等抗震减震结构,将地震所发出的巨大能量消散,阻止地震波向建筑物上部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