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从2024年7月1日起,公司的注册资本将实行5年实缴制。这意味着公司的股东需要在公司成立后的5年内完成注册资本的实缴。
对于逾期未缴纳注册资本的法律后果,新修订的《公司法》并未明确规定。根据现行的《公司法》,如果公司的股东未按期缴纳出资、抽逃出资等行为,将面临一系列法律责任。例如,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为出资的货币或者非货币财产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虚假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
新修订的《公司法》还规定,对于那些已经注册了公司且注册资本填写过多的情况下,如果实力允许的话可以直接实缴,那当然是Zui理想的。但如果流动资金不足,建议考虑进行减资操作,现在到7月实施还有半年的时间准备,尽快行动是明智的选择。
对此,企业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筹集并缴纳注册资本,这可能会增加企业的资金压力,尤其是对于那些资金周转不是很灵活的中小企业。
股东责任限制
修订草案规定,公司股东以认缴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在实践中,有些股东利用“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例如成立多家公司转移公司资产,给债权人留下一个无资产、无人员、无经营的“三无”空壳体。
新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利用其控制的两个以上公司,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各公司应当对任何一个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这项公司法的新规定,就拆除了这道防火墙,使得公司股东无法再利用其控制的多个公司逃避债务。
3、股东出资问题
修订草案设置了新规则,如果股东未按期足额出资,公司可以发出催缴通知书,经过催缴宽限期后仍不出资,公司可以发出失权通知书,失权通知书发出之后,股东丧失其未缴纳出资的股权。
4、合规性要求
企业需要关注并遵守新的法律规定,以免受到法律责任的追究。
中小企业应对建议
面对上述的影响,中小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应对:
1、合规经营
严格遵守《公司法》的各项规定,确保公司的正常运营。
2、合理分配责任
在公司内部,合理分配股东的责任,防止出现股东逃避责任的情况。
3、及时履行出资义务
对于股东而言,应及时履行出资义务,避免因未按期足额出资而导致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