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作为食品的直接或间接接触者,在食品的生产、储存、运输等过程中,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不仅会影响食品的感官特性,更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毒添加剂)的迁移而引入非食品成分,进而影响食品安全,甚至危害健康。每个国家都对食品接触材料的要求都是比较严格,每个国家的标准认证都不一样。
自2016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GB4806.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等53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4806系列标准是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测试标准,专门用于规范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安全性和适用性。这些标准确保了食品接触材料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对食品产生污染,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2023年9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85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3项修改单(卫健委2023年第6号公告),其中17项标准涉及食品接触材料,包括5项产品标准(塑料、金属、橡胶、复合材料、油墨)和12项方法标准(迁移通则、方法验证通则、特定迁移量检验方法等)。
期中,GB 4806.14-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油墨》也在此时正式发布。
油墨为广泛使用的化工产品,其生产和印刷环节均存在不同的风险。油墨印刷中多配套使用光油,以增强印刷层的相关性能。配套光油的成分及印刷工艺与油墨相似,其迁移风险与油墨基本相同,且行业中多将此类光油与油墨共同管理。食品接触用材料及制品用油墨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添加颜料、助剂、连接树脂和溶剂等多种化学品,可能存在重金属迁移等问题,危害健康。
油墨标准于2016年立项,内容涵盖了与油墨配套使用的光油,针对油墨生产及印刷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了油墨使用时,其迁移或剥落至食品的风险,制定了本标准。本标准填补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关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油墨的标准空白,并为油墨的生产和使用提供合规依据。
GB 4806.14-2023标准主要内容
1、范围
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油墨及其形成的印刷油墨层。
2、术语和定义
预期印刷在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上,直接接触食品或间接接触食品但其成分可能转移到食品中的油墨。也包括与油墨配套使用的光油。
3、产品分类
根据是否与食品直接接触,分为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和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
4、基本要求
● 确保符合通用安全标准GB 4806.1的要求。
●在达到预期效果的情况下,印刷企业应尽量减少油墨使用量。
● 生产和印刷过程应符合GB 31603GMP的要求。
5、原料要求
● 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的基础原料和添加剂应为GB2760及相关公告中批准使用的物质,其质量规格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 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中禁用基于铅、汞、镉、铬(VI)、砷、锑、硒等元素或其化合物的着色剂,着色剂纯度应符合GB9685的规定。
●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中所使用的基础原料应为我国已批准用于食品接触材料,添加剂应符合GB9685及相关公告的要求。
●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所使用的基础原料和添加剂也可用于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
6、感官要求
分为印刷油墨层和迁移浸泡液的要求。其中间接接触食品油墨层为与其他产品标准的协调,浸泡液应按照直接接触食品层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
7、重金属残留量指标
针对油墨,规定5种重金属残留量,以油墨干重计。为便于标准实施,标准附录A规定了相应的测定方法。
8、通用理化指标
●针对直接接触食品的印刷油墨层,在标准表3中设定总迁移量、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以Pb计)。
●仅印刷有间接食品接触用油墨的产品,总迁移量、高锰酸钾消耗量及重金属指标按照直接接触食品层材质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执行,芳香族伯胺迁移量则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 芳香族伯胺迁移总量不得检出,检出限=0.01mg/kg。该项目仅适用于含有芳香族异氰酸酯和偶氮类着色剂等可能产生芳香族伯胺类物质的印刷油墨层。对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公告中已有具体规定的芳香族伯胺,限量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9、其他理化指标
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应符合 GB9685、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公告中受限物质的限量要求。
10、迁移实验
迁移试验应按照GB 31604.1和GB5009.156的规定执行。迁移试验应选择印刷有油墨的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终产品,固化后测试。
11、标识标签
除应符合GB4806.1中通用规定外,标准要求油墨产品还应标示油墨是否可以用于直接接触食品、推荐的印刷基材、印刷工艺及接触食品类型等特殊使用要求。
GB4806.14-2023标准从原料、添加剂到印刷要求及油墨和印刷油墨层等各方面,对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油墨作出规定。油墨作为一类特殊的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产品,不同的工艺过程及终产品应用等均会影响其安全卫生,需对关键关节加以控制。如何完成油墨和印刷产品质量安全提升,满足标准要求,实现保障消费者健康的目标,需要我们产业链上每一名从业者的共同努力。
我们总部实验室是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检测重点实验室,可以做GB4806系列标准的测试,包括GB4806.14-2023标准,出具的报告有资质认可。有检测需求的企业可以与我们联系。
联系人:邹工
附录A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油墨铅、汞、镉、铬、砷的测定
A.1 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油墨中铅、汞、镉、铬、砷元素测定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本附录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油墨中铅、汞、镉、铬、砷的测定。
A.2 原理
油墨经过涂膜干燥后粉碎,通过酸消解的方法转变为溶液状态。将所得溶液稀释定容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以各元素的特征谱线波长定性,以外标法定量。
A.3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优级纯或更高纯度,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
A.3.1 试剂
A.3.1.1 (HNO3)。
A.3.1.2 (HCl)。
A.3.1.3 (HF)。
A.3.1.4 金元素(Au)溶液(1000mg/L):溶剂为10%(质量分数)。
A.3.1.5 (Ar):纯度≥99.99%,或液氩。
A.3.2 试剂配制
A.3.2.1 溶液(2+98):量取20mL,缓慢加入980mL水中,混匀。
A.3.2.2 溶液(1+5):量取500mL,缓慢加入2500mL水中,混匀。
A.3.2.3汞标准稳定剂(1mg/L):取1mL金元素(Au)溶液(A.3.1.4),用溶液(A.3.2.1)稀释至1000mL,用于汞标准溶液的配制。
A.5 分析步骤
A.5.1 试样制备
根据GB/T 3186—2006使用取样器取样,将试样均匀地分散在玻璃板上制备涂膜,根据油墨类型固化试样至完全干燥后粉碎试样。
A.5.1.1 水性和溶剂型油墨
制备涂膜后,采用恒温干燥箱热固干燥,温度不应超过90℃。待涂膜完全干燥后冷却至室温,用玻璃棒将其粉碎至4mm以下。为便于试样消解完全,可将试样置于尼龙筛过筛。
A.5.1.2 UV型和胶印油墨
制备涂膜后,采用UV固化机进行固化。待涂膜完全干燥后冷却至室温,用玻璃棒将其粉碎至4mm以下。为便于试样消解完全,可将试样置于尼龙筛过筛。
注:如需判定涂膜是否完全干燥,可定时用大头针对油墨涂膜划痕,观察5min内划痕是否合拢;如未合拢,则涂膜完全干燥。
为保证食品接触用油墨的安全性,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油墨需要符合的基本要求:
作为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一种,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油墨应符合 GB 4806.1 的规定,其生产和印刷过程应符合 GB 31603的规定。
油墨产品的生产及印刷环节均存在不同的安全风险,标准中针对不同的生产阶段的特点划分不同类型企业的职责及其控制措施。
三工艺方面注射压力过高或注射速度过快。由于高压高速,对模具的张开力增大导致溢料。要根据制品厚薄来调节注射速度和注射时间,薄制品要用高速迅速充模,充满后不再进注;厚制品要用低速充模,并让表皮在达到终压前大体固定下来。加料量过大造成飞边。不要为了防止凹陷而注入过多的熔料,这样凹陷未必能“填平”,而飞边却会出现。这种情况应用延长注射时间或保压时间来解决。机筒、喷嘴温度太高或模具温度太高都会使塑料黏度下降,流动性增大,在流畅进模的情况下造成飞边。
PSP—1催化剂的研发历经小试、模试、中试和工业生产试验多个阶段。所得聚丙烯树脂具有良好的刚韧平衡性,适合于高抗冲的汽车杠、家电外壳和家具等高端产品,申请了6项发明专利和2项专利,形成球形载体制备、给电子体合成和催化剂制备工艺一整套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球形聚丙烯催化剂技术。项目研发过程中也为石化院承担的国家863重点项目“汽车用聚烯烃材料单一化关键技术”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聚丙烯树脂产品不仅可以作为扁丝编织通用料,可以作为高熔指无纺布专用料。
一要解决国产原料技术水平低的问题。我国真正规模化生产汽车配件塑料专用料的企业并不多,绝大部分原料须依赖进口。目前国内能规模化生产汽车专用聚烯烃的企业只有齐鲁石化和扬子石化等个别企业,有的也有自己的牌号,但还远未达到规模化生产水平。整体而言,国内汽车塑料配件专用料目前存在产量少、规格型号不全、质量和售后服务难以保证等问题。二要解决加工技术落后的问题。目前国内汽车塑料配件企业还只能加工汽车塑料油箱、塑料或塑料合金汽车杠、轿车椅垫、内/外饰材料等的中低档产品,而国外已能生产性能优异的汽车塑料结构件和功能件,其核心技术一直对我国保密,而这些产品正是汽车塑料制品中科技含量和利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