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改版主要修订
本次标准修订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适用范围:合并GB 4806.6-2016和GB4806.7-2016,增加淀粉基塑料材料及制品。
原料的要求:明确植物纤维填料属于添加剂、增加对淀粉的使用要求。
理化指标:淀粉含量≥40%的淀粉基塑料豁免部分指标、增加芳香族伯胺迁移总量、其他理化指标及其他技术要求。
附录:修改限量要求,增加2020年前公告批准的树脂。

淀粉基塑料
淀粉基塑料的迁移物质主要为淀粉糖类物质,导致总迁移量测试结果或高锰酸钾消耗量测试结果超限量,针对淀粉含量≥40%的淀粉基塑料的总迁移量测试结果超限量时测定三氯提取物进行判定,豁免高锰酸钾消耗量项目。
豁免原因说明:淀粉基塑料以石油基聚合物和淀粉为原料,添加塑化剂、相容剂等,以一定工艺加工制成塑料制品。淀粉基塑料部分淀粉已经具有热塑性,不再是简单的填料,经测试发现总迁移量迁移出的物质成分主要为淀粉糖类物质,经提取更为科学合理。
高锰酸钾消耗量主要是控制还原性有机物质的总量的指标。淀粉基塑料的迁移物质主要为淀粉糖类物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能导致高锰酸钾消耗量测试结果不能真实反映风险。
芳香族伯胺迁移总量
新增项目芳香族伯胺迁移总量:芳香族伯胺危害机理明确,受关注度高,是常见、典型的非有意添加物。其来源主要包括:合成聚氨酯类高分子材料的芳香族异氰酸酯、偶氮染料等的次级反应产物;聚合物单体或其他起始物的残留或自起始物中的PAA(芳香族伯胺)杂质。填补了GB9685未对非有意添加物设定限值的空白。需要注意此项仅适用于含有芳香族异氰酸酯和偶氮类着色剂等可能产生芳香族伯胺类物质的产品,限量优先按照GB4806.7附录A和GB 9685的限量执行。
塑料材质作为应用Zui广泛使用的食品接触材料,它的质量安全与人们的健活也息息相关。本标准有较大的改动,但修订基于风险评估的原则,充分考虑行业实际发展水平,并参考法规/标准的指标要求,做到科学、有效、协调及可操作性,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生产企业需要按照新要求组织开展合规管理,确保生产、产品和相关技术活动符合新修订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注意更新辅料验收的技术要求,我司也将持续关注食品接触材料标准的更新,助力企业做好合规管理。
关于我们
我们杰信公司的总部实验室是国家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重点实验室,是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GB4806系列标准制定的参与者。我们中心实验室可以接受企业的委托,做食品接触材料及相关产品的检测工作,出具资质的质检报告。期中包括此文说的GB4806.7标准,出具的检测报告有CNAS和CMA资质。有需求的企业可以与我们联系。
联系人:邹工

新增项目芳香族伯胺迁移总量:芳香族伯胺危害机理明确,受关注度高,是常见、典型的非有意添加物。其来源主要包括:合成聚氨酯类高分子材料的芳香族异氰酸酯、偶氮染料等的次级反应产物;聚合物单体或其他起始物的残留或自起始物中的PAA(芳香族伯胺)杂质。填补了GB9685未对非有意添加物设定限值的空白。需要注意此项仅适用于含有芳香族异氰酸酯和偶氮类着色剂等可能产生芳香族伯胺类物质的产品,限量优先按照GB4806.7附录A和GB 9685的限量执行。
整体来看,GB 4806.7-2023整合了GB 4806.7-2016和GB4806.6-2016,将淀粉基塑料材料及制品纳入标准适用范围,明确了其技术要求。根据风险评估资料,查阅并参照国外相关法规,综合考虑我国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行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对标准进行了修订,使其更好地规范行业健康发展。
3.6 增加其他技术要求
考虑到实际使用过程中,行业多将使用了少量涂料、油墨和(或)粘合剂等辅助材料的塑料材料及制品仍视为塑料材料及制品管理,为确保该类材料的安全性,新增使用了涂料、油墨和(或)黏合剂等材料的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的技术要求。规定这类材料还应符合涂料、油墨和(或)黏合剂等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
IRB12可以被广泛于塑料行业的各种工艺。:小型注塑取件、精密插件、视觉质量控制、快速摆放组装、涂胶等。在塑料的注塑领域中,运用Zui多的是小吨位的注塑机,占到整个注塑比例7%左右。而IRB12这款机器则更好的体现小吨位的机器人优势。:BB机器人一直在塑料行业处于稳步发展的状态。在29金融危机的阴霾下,依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业绩。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主动采用机器人,替代人工进行精密注塑嵌件取件及后续组装等工作,不仅有效改善了生产环境和降低了人工成本,还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保证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PVA的熔融温度为22~24℃,分解温度2℃,要加工成薄膜需要添加增塑剂和稳定剂,以提高热分解温度,降低熔融温度,生产PVA系聚合物薄膜的设备和技术都很昂贵,国内声称已经开发了PVA的制膜技术,并且已开始规模化生产。同样的原因PVDC也难以单独成膜。目前对于PVA和PVDC的使用较为成熟的技术是涂布工艺,PVA是水溶性的,在实际使用中采用水和乙醇的混合物作溶剂,在PE或PP薄膜上涂布4~6μm的厚度PVA,由于PVA的耐水性较差,可以采用在PVA溶液中添加交联剂以提高其耐水性,也提高了PVA与PPP的附着力,可省去底涂,为了制袋方便,涂布PVA的PE或PP膜可以与其它膜进行干式复合,形成涂布PVA/PE(或PP)/LDPE结构的复合薄膜,这种膜的阻隔性能好,抽真空效果比PA/LDPE还要好,成本比较低。
Hendricks测试了多种配方和结合方法。他用袋子作为反应室,来模拟封闭的车厢,估计涂在顶衬上的TiO2纳米粒子开始发挥功效所花的时间,要少于普通C级车车厢里排放所需的时间。他发现,反应速度对湿度的敏感度特别高,在27%相对湿度下测得的速度。在理想条件下,即湿度和每天12小时光照,得到的计算数据为七周。但条件变化,比如冬季日照时间短,停车在车库中,气候干燥,可能把这一时间延长至12周,这一速度无法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