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农药,是指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害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剂。广泛用于农林牧业生产、环境和家庭卫生除害防疫、工业品防霉与防蛀等。农药品种很多,按用途主要可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鼠剂、杀线虫剂、杀软体动物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肥料:肥料是指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性质、**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主要包括磷酸铵类肥料、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中量元素肥料、生物肥料、有机肥料、多维场能浓缩有机肥等。
一、农药检测产品
啶虫脒乳油、啶虫眯可湿性粉剂、啶虫脒原药、高效氯氰菊酯原药、氯氰菊酯乳油、氯氰菊酯原药、乐果原药、40%乐果乳油、百草枯母药、百草枯水剂、甲氨基阿维菌素原药、甲氨基阿维菌素乳油、高效氯氟氰菊酯原药、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哒螨灵原药(乳油)、乙酰甲an磷原药(乳油)、吡虫啉原药(乳油)、阿维菌素原药(乳油)、辛硫磷原药(乳油)、联苯菊酯乳油、毒死蜱乳油等
二、代表性服务项目
鉴别、含量测定、pH值、水分、抽样、标签、酸度、干燥减重、乳液稳定性、低温稳定性、热贮稳定性、水不溶物、丙酮不溶物等、润湿时间、细度、酸度、悬浮率
三、肥料检测产品
复混肥料(复合肥)、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掺混肥料(BB肥)、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量元素水溶肥料、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含氨基酸叶面肥料、微量元素叶面肥料、有机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尿素
四、代表性服务项目
标识、外观、pH值、水不溶物、液体肥料密度、细度、粒度、氯、碱度、水分、氮、磷、钾、氧化钾、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数、有效磷、总养分、有机质、腐植酸、缩二脲、氨基酸、酸碱度、游离酸、微量元素(锌、铜、铁、锰、镁、硼、钼、钙等)、砷、镉、铅、铬、汞等重金属、硫、硫suan盐含量、粪大肠菌群、蛔虫卵死亡率、蛔虫检查等
鉴联检测专注于工业原材料(化学品、涂料、塑料,橡胶、化肥,动植物油脂,香精油,林化产品),矿产品(稀土,有色金属,金属材料以及制品)、石油化工(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润滑油脂、设备润滑状态检测)三大板块的检测服务。
鉴联检测有良好的内部机制,优良的工作环境以及良好的激励机制,由一批高素质、高水平、高效率的人才组成,拥有完善的技术研发力量、专业的实验设备和成熟的售后服务团队。在检验检测领域有着丰富经验,拥有许多种检测手段,覆盖金属材料、有机分析,无机分析,仪器分析等检测手段。熟悉现行的GB/ISO/JIS/STMA/EN/DIN/BS/GOST等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标准,掌握着新的检测方法。并与多家检测认证机构保持长期紧密合作关系,由鉴联检测出具的检测报告得到众多国际机构认可,我们有能力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检测问题的解决方案。
报关报检业务请联系李工
行业资讯:
1972年以后,调整了工作部署,把勘探重点放在位于盆地坳陷部位的帕格纳地区和红星梁地区,在盆地中部和东部全面开展了地震联片测量和重力详查工作。随着重点选区的转移,目的层有所加深,相应加强了钻井和成油工作,成立了深井-4005钻井队和2406钻井队,1975年又成立试油队。在重点开展伦坡拉盆地石油普查勘探过程中,抽调了部分技术力量,对洞湖、改则地区、可可西里地区、巴青、索县、嘉黎地区进行了石油地质概查。并开展了伦北盆地、班戈盆地的石油普查工作,为逐步开展西藏石油地质工作和编制西藏地区长远规划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本阶段在开展钻探工作的进行了大量的地面石油地质调查和物探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1970—1976年在伦坡拉地区通过系统的地层剖面测制和化石资料采集,确定了较完整的海相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的地层古生物剖面,填补了西藏地质的空白。1976年在伦坡拉盆地东南缘东卡错地区,首次发现下志留统,而后又相继见到泥盆系、二叠系等古生代地层,采集了化石,初步建立了伦坡拉地区(冈底斯区)古生代地层剖面,完成了伦坡拉地区1:20万的地质填图约4.3万平方公里。通过对地震资料的综合解释,不仅了解到地面局部构造在深部的变化,对盆地深部构造有了较清晰的认识。证实了盆地北部斜坡红星梁正断层和南部斜坡的伦坡拉-长山断层为同生断层,在其内侧下降盘分别发现的塘奴陇果西挠曲,罗马敌库构造和长山北鼻状构造等潜伏构造,很可能为滚动构造(同生构造)。通过钻井资料确定了伦坡拉盆地第三系陆相地层层序及其岩相变化特点,建立了介形虫、轮藻和孢粉化石的组合,为研究西藏地区的新生代地层发育特征提供了一份完整的地层古生物资料。
*为可喜的突破性进展是,1976年8月位于松棵尔构造南翼邻近红星梁断层北侧的红星6号井,试油队(队长蔡俊英,地质员赵靖)在简陋条件下,试获原油日产6.8立方米(无阻**),成为西藏自治区的第一口工业油气井。在松棵尔构造轴部红星13井在井深858—962米牛堡组,见油浸砂岩7层,总厚23米,单层*厚4.5米,储油物性好,属中容积高渗透储集层,在钻进过程中曾见大量原油随泥浆流出。但因固井失败,而未试油。相继在牛3井、牛4井、红星16井都见到了很好的油气显示,展示了伦坡拉盆地的含油远景。
这阶段经过钻探和综合研究表明,伦坡拉盆地的松棵尔构造为一工业性油气藏。罗马敌库构造、红山头鼻状构造、塘奴陇果西挠曲、老丁青等是*有利的含油气构造,帕格拉地区、红星梁地区等地区是伦坡拉盆地有远景的含油气地带。
3、初步阶段(1980—198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