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当货物在进行航空运输、水上运输、公路运输、铁道运输时,为了保证运输的安全,必须了解货物的运输危险性。货物运输条件鉴定就是依据国内外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的法规、标准,对货物的运输安全性作出鉴定和建议。国际上对出口危险货物在包装、积载、隔离、装卸、管理、运输条件和消防急救措施等方面都有特殊而严格的要求。对出口危险货物包装容器的鉴定,旨在保证装有出口危险货物的包装容器符合相关要求。使用未经鉴定或者经鉴定不合格的包装容器的危险货物,不准出口。
二、鉴定标准
货物运输条件鉴定除了依据IATA危险货物规章(DGR)2005、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第14版、GB《危险货物品名表》、GB《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以及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等,还有以下相关标准和要求。
《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IMDGCode)、《危险货物品名表》、《铁路危险货物品名表》、《危险化学品名录》、《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 通则》GB13690、《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GB 30000系列、《化学品安全资料表 内容和项目顺序》ISO11014、《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内容和项目顺序》GB/T 1648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指南》GB/T17519、《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8、《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欧盟物质和混合物的分类、标签和包装法规》(CLP法规)。
三、出具单位
各地的化工研究所,如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国内比较机构是上海化工研究院和青岛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鉴定中心出具的货物运输条件鉴定书。
四、那些货物需要办理
1.粉末类货物:转态为粉末的货物都必须提供货物运输条件鉴定报告,如螺旋藻粉、各种植物提取物。
2.化工类货物:化工品大体可分为危险化工品和普通化工品。在运输当中常见为普通化工品,很多承运人都要求客户提供货物运输条件鉴定报告,证明货物属于普通化工品,不是危险品的鉴定报告。
3.带油性的货物:如汽车零件可能装有燃料或残余燃料的发动机、化油器或油料箱;野营设备或用具可能易燃液体如煤油、汽油。
4.带电池的货物:如电器设备可能含有电池;电动器如割草机、高尔夫车、轮椅等,可能含有电池水等货物。
5.液体、气体及可能含有液体、气体的货物:如某些仪器含有整流管、温度计、气压计、压力计、水银转换器等,因这些货物有可能含汞。
6.带磁性的货物一般是空运做鉴定;根据IATA902国际航空运输协议要求,被测物品表面2.1m处的任意磁场强度应小于0.159A/m(200nT)才可作普货运输(出具普货鉴定)。凡是物品中含有磁性材料的货物均会在空间产生磁场,需进行磁性货物的安全监测,以保证飞行安全。
五、出具的流程
1.向机构申请,按机构填写表格,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表格。
注意事项
(1)货物名称必须填写样品的具体物质名称、不可仅填写代号、型号或规格代码等;
(2)电池类的产品在“货物名称”必须写电池的类型及电池的型号等必要技术参数;
(3)有机颜料需写明颜料的商品名称或CI通用名称;
(4)请如实填写样品的生产厂家和申请鉴定单位,报告一旦出具不可做任何更改;
(5)送检单位应尽可能提供送检样品的“MSDS”;
(6)如果因送检单位未填写或错填申请表的必须项,导致的取件时间延时、报告错误、产生额外费用等均由客户承担;
(7)对于《货物运输条件鉴定书》,申请表中的“运输方式”栏一定务必填写,如不填写,本中心将一律默认为空运,不予更改,由此导致的取件时间延时、报告错误等均由客户方承担。
2.落实送检样品数量及要求,问清出证机构是否需要企业配合,怎样配合。注意点就是送检单位须保证送样品与真实出运货物相一致,检测机构方可接受委托检验,如有不符,所涉及的检测费用、法律责任及其他后果均由客户自行负责。
(1)不同货物需要送检样品的数量不同,按检测机构要求为准;
(2)送检样品包装上应应标明样品名称及送检单位名称;
(3)贵重或特殊的样品需要化验机构退还需要同检测机构说明,一般检测机构对来样均需保留,不予退还。
六、需要多少时间完成出具货物运输条件鉴定书
1.货物运输条件鉴定书常规状态下2-3个工作日可完成,加急的可在6-24小时内办理完毕。
2.对于有不明确或有疑问的数据(如大、小鼠口服毒性数据LD50、自发热物质等),检测中心有权要求另行检测,所涉及的费用由送检方承担。
3.货物运输条件鉴定书因各种运输方式的判定标准不同,每份报告只显示一种运输方式判定结果,针对同一样品,也可出具多种运输方式的报告。
七、货物运输条件鉴定书有效期
货物运输条件鉴定书一般有限期为1年。原因是危险品运输规则每年更新一次,《货物运输条件鉴定书》的判定结论每年都有可能不同。
在报告有效期内,凭原鉴定报告的复印件及申请鉴定单位的委托书(写明报告编号、取件人并加盖申请鉴定单位公章),可重新出具原鉴定日期的正本鉴定书。凡重新出具正本报告,须保证所运货物必须与初次检测样品一致。
行业资讯:
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对国际天然气市场及世界能源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近年来,中国页岩气年产量在逐年提高,2016年为78.8亿立方米,2017年增加到90亿立方米。产量提升的页岩气开采技术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和北美等地区**的开采能力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研究并提升页岩气的开采技术水平是什么必要的。
什么是页岩气
页岩气是指赋存于以富有机质页岩为主的储集岩系中的非常规天然气,是连续生成的生物化学成因气、热成因气或二者的混合,可以游离态存在于天然裂缝和孔隙中,以吸附态存在于干酪根、黏土颗粒表面,还有极少量以溶解状态储存于干酪根和沥青质中,游离气比例一般在20%~85%。
页岩气可采资源量
从全世界范围看,页岩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北美、拉美、中亚、中东、北非等地区和中国、俄罗斯等国家。世界页岩气资源量为457万亿立方米,其中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为187万亿立方米。全球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5位国家依次为:中国(36万亿立方米,约占20%)、美国(24万亿立方米,约占13%)、阿根廷、墨西哥和南非。
页岩气的特点
页岩气开发具有开采寿命长和生产周期长的优点——大部分产气页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且普遍含气,使得页岩气井能够长期地稳定产气。但页岩气储集层渗透率低,开采难度较大。
页岩气藏的储层一般呈低孔、低渗透率的物性特征,气流的阻力比常规天然气大,所有的井都需要实施储层压裂改造才能开采出来。另一方面,页岩气采收率比常规天然气低,常规天然气采收率在60%以上,而页岩气仅为5%~60%。
中国页岩气藏的储层与美国相比有所差异,如四川盆地的页岩气层埋深要比美国的大,美国的页岩气层深度在800~2600米,而四川盆地的页岩气层埋深在2000~3500米。页岩气层深度的增加无疑在我们本不成熟的技术上又增添了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