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人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普及,每个挑战都是一座山。
比如,内容不足、表现不佳、周期太长、成本太高、运营不足,都是虚拟人如昙花一现,随后一波波倒下的原因。
虚拟人已经从娱乐、时尚、社交,慢慢应用到教育、医疗、金融的各个领域,但真正做出商业化成绩的还不多,走进用户心里的并不多,真正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帮助的也不多。
而随着乐华娱乐与华纳音乐纷纷推出虚拟偶像,互联网大厂如腾讯系、网易、快手、B站、阿里系都开始涉足虚拟人,又预示着他们未来的潜力。
随着直播告别了过去几年野蛮爆发式的增长时期,如今直播电商行业正呈现着去头部化和多样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主,走上了直播的道路,并且带上了各种新的内容、元素和玩法加入到直播中去。
虚拟人的众多应用场景中,也就扩展到直播,成为了近火热的赛道之一。
夜晚刷手机直播的小王其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景:相比于真实人类,虚拟人直播的优势还不少,虚拟人和真实人类可以在直播中配合,完美覆盖到全天24小时介绍商品。尤其是当面向Z时代的用户的时候,更容易被这种新鲜事物吸引。
几家开始引入虚拟主播的企业主也对我们表示,新鲜内容是其一,更重要的是通过低成本的方式做到更长时间的覆盖。
企业主其实内心都会打着一个小算盘——直播的转化率、人效比等是否真的有所改善。结论是,在拥有一个稳定,和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虚拟主播之后,很多商家估算,本身的成本效益表现也不错。这是他们继续使用虚拟主播带货的主要原因。
但从技术上来看,虚拟主播背后,其实代替的是真人主播的个人能力水平,比如产品介绍的业务,更关键的是带动直播间的情绪等等。
这就极其考验,虚拟主播具体在场景的中的表现效果,它的效果/交互足不足够真实,因为虚拟主播又是一个刚刚兴起的行业,背后则是产业链找那个各个节点之间的配合,不同节点和层级一旦配合不好,其具体展现就可能相对割裂,如何高效协同,将不同的技术作为一个整体考量,则是运营虚拟主播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