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预制品分销至各连锁门店阶段,全程打冷、成品保存、和成品保鲜成为重点,标准化的冷链运输体系和成熟的冷链技术成为保证食品安全,提高客户体验的关键。随着传统连锁餐饮企业建立成熟供应链体系的需求不断增长,中央厨房应用更加广泛,冷链物流重要性将不断提高,推动了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以及标准化的提升。
团餐市场需求增长,成为餐饮行业掘金新方向。
现阶段我国团餐企业运营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是进驻甲方,以承包食堂的形式服务于大型企业事业单位、学校、军队、工厂等;二是集体配餐,企业通过与自建或与第三方合作的中央厨房,完成餐品加工生产,再定时定量配送到甲方单位,主要服务于小型企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团体,在团餐企业中,传统进驻型占比近 90%,新型集体配餐模式占比 10%左右。
受疫情影响,餐饮行业发展短期受到制约,但复工复产后,多地政府鼓励企业进行预约式网络订餐,集体配餐型团餐需求成为餐饮业低迷期的新增长点。除疫情因素外,近年来随着中央厨房的发展,新兴团餐企业大多采用集体配餐模式运营,部分快餐外卖商家也纷纷涉足集体配餐,团餐市场竞争或加剧。相比较社会餐饮,团餐食材供应具有品类较少,食材标准不苛刻,单品类采购量大,采购计划性强等特点,更容易实现规模化采购和配送,有利于食材供应链的整合及优化。
中国团餐行业市场规模由 2017 年的 1.2 万亿元增长至 2020 年的 1.5 万亿元,预计在 2022 年将达到 2 万亿元,团餐市场占餐饮总市场规模比重由 2017 年的 30%增长至 2020 年的 38.7%,占比不断提升。
团餐行业业内仍然存在规模小、分布散、供应链效率低的痛点, 2020 年团餐行业企业市场份额占比仅达到 6.7%,行业集中度仍然较低。目前团餐行业主要参与者包括国际团餐企业、传统团餐企业、新兴团餐企业、以及跨界团餐企业四大类。
其中国际团餐企业包括索迪斯、爱玛客、康帕斯等商;传统团餐企业包括千喜鹤、健力源等老牌企业;新兴团餐企业包括美餐等;跨界团餐企业包括社餐领域的海底捞、物流快递行业的顺丰、地产行业的万科、外卖行业的美团等,行业参与者众多,发展空间广阔。未来团餐企业以市场化、产业化、信息化、大众化为产业升级转型方向,前台部门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中台部门通过品牌加盟与产品迭代吸引更多用户,注重食品安全,后台部门与上游中央厨房开展。
火锅食材的发展成为未来 B 端需求新场景之一。
制约食材供应链发展因素之一便是中国菜系赛道的多元化,导致难以实现规模化和标准化的制作流程。而火锅赛道由于同质化较高,食材准备和烹饪手法较为统一,具备规模化和标准化的条件,未来或逐渐成为连锁餐饮市场中供应链整合发展快的领域。 2021 年火锅行业市场规模达到 4998 亿元,较 2020 年增长 18%。
2、C 端需求:便利生活+生鲜电商驱动食材供应链需求增长
生活观念改变促使消费场景多元化,便利生活趋势推动预制菜需求增长。
由于生育政策的调整和现代生活观念的改变,我国家庭规模小型化趋势增强,截至 2020 年,户均规模降至 2.6 人/户,低于 3人/户,二人家庭和单身家庭数量显著增长,消费者对一日三餐的需求逐渐转变为简单、便利、和高性价比,据 C端预制菜消费目的调查结果显示,71.9%的用户消费冷冻食品或预制菜的原因是为节省时间,消费观念的改变推动 C端速冻食品需求不断增长。从 C 端冷冻食品消费者画像情况来看,女性用户比例占据 58%,一线城市用户比例占据 74%,22-40岁用户比例占据 64%,从消费者结构来看偏向女性、年轻化、高端化。
预制菜市场 C 端消费需求迎来快速增长期。
伴随居民消费习惯变化,预制菜的运营主体逐渐从大型连锁餐饮企业的中央厨房渗透至便利店、生鲜电商、外卖平台等,零售渠道企业以生鲜、预制菜为切入口不断向食品上游供应链延伸,中央厨房经营已经发展成对接零售业的新业态,发展成为“生鲜基地 +中央厨房 +连锁零售网点”的模式。便利店也成为中央厨房的重要参与者,便利店餐饮比重逐渐扩大,预制菜消费逐渐从 B 端延伸至 C 端。双十一期间,包括半成品菜、速食菜在内的预制菜线上成交额同比增长约 2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