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综述了快速砂浆棒法的发展和在部分国家或地区的应用。
文献结果表明快速砂浆棒法检测集料碱活性具有明显的岩石和地域局限性,对某些种类的变质岩和火成岩可能夸大其危害性,可能低估某些碳酸盐、花岗岩、片麻岩和硅质砂岩集料的碱活性。和混凝土棱柱体法膨胀结果相比,快速砂浆棒法膨胀结果不能反映集料在混凝土中的膨胀水平,不宜用于集料活性程度的判定。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能够保持岩石原有结构构造特征颗粒尺寸的中国快速砂浆棒法可以比现有快速砂浆棒法更好地预测集料在混凝土中的膨胀水平,特别是对快速砂浆棒法易于误判的集料类型。
关键词:碱-集料反应;碱-硅酸反应;快速砂浆棒法;混凝土棱柱体法
1.前言
在工程建设之初正确鉴定集料的碱活性是采取合理措施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AAR)破坏的关键。评价特定混凝土集料的碱活性可靠的办法是考察使用该集料的现有混凝土工程。由于碱集料反应通常在工程服役多年以后发生,通过考察混凝土工程评价集料碱活性仅能获得过去工程中常用集料的信息。对于水工建筑,如大坝,由于混.凝土方量大,常就地开采使用集料,很难发现和确定原来使用的料场。
另一方面,因使用特定集料的早期工程数量有限,很难确定不同因素(水泥碱含量、水泥用量、养护方法、湿度、冻融、干湿循环、海水、化冰盐等)对AAR的影响。
工程建设和调查时期集料源也会发生变化。这些因素限制了通过考察实际工程评价集料碱活性的适用性。对近年来才发现和确证AAR事例、工程规模和建设速度高速发展的我国,通过考察实际工程评价集料碱活性的实用性更为有限。实际工程建设中通常只能通过实验室方法确定集料碱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