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促进血液循环
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机制是:
1)在动脉走行部位施以按法,可暂时阻断该血管内的血液流动,根据血流动力学的原理,被按压动脉近端因心脏压力及血管壁弹性作用,使之压力增高。之后放松压迫,可使血流向远端骤然流去,以促进该动脉分布区的血液循环。
2)按摩能促使部分细胞释放组织胺、类组织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引起血管扩张。
3)按摩能产生热能,使局部血管舒张。
4)按摩能使肌肉产生被动性收缩与舒张,并可放松肌肉紧张度,保证血管舒张,增加局部血流量。
5)应用按摩手法可促进静脉血液回流。按摩可使骨骼肌产生被动性收缩,当骨骼肌收缩时,肌肉间隙内压力急剧增高,进而挤压静脉血液回流,促进水肿液的吸收及代谢产物的排出。例如通过腹部按摩,可使腹腔内下腔静脉受到挤压,促进静脉血的回流,从而也有利于水肿液的吸收及机体内代谢产物的排出。
6)按摩手法是在人体体表某些部位施加压力或使肢体做被动运动可挤压皮肤、肌肉等组织内的淋巴管,从而加速淋巴液的回流。
2.按摩对血液成份的影响
按摩对血液成份的影响,可能是通过神经体液因素,提高了机体的造血及防御系统机能而引起的。
按摩能使血液成份发生明显变化。如红细胞、血小板及白细胞总数增加;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血清中补体效价及白细胞对细菌吞噬能力明显增高。
按摩可以使血液和淋巴液循环加速,致血液及淋巴中的白细胞、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溶菌酶、干扰素和裂解素等的循环加快,有利于它们与病源微生物进行充分的接触而发挥各自的免疫功能,使侵入机体的病源微生物得以消灭。
3.降压作用
从生理学观点来看,按摩对心血管功能主要是起调节作用,即按摩可促进心血管功能从异常状态向正常的方向转化。实验证明,当血压正常时,按摩对血压的影响不大,但当血压过高时,按摩可使血压降低;当血压过低时,按摩又可使血压回升。
按摩的降压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神经体液调节因素而实现的:
1)通过按摩手法的作用,可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功能趋于正常,全身细小动脉痉挛得以缓解,外周阻力下降,进而使血压下降。
2)按摩手法的机械性刺激,还可以通过减压反射,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
3)按摩能促进细胞释放组织胺、血管舒张素等血管活性物质,使血管舒张,外周阻力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