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业机械的共享
我国农业有一个特点就是土地的碎片化和农业生产小规模化,而一台农机可能需要十几万,甚至上百万,具有相当高的购买成本、维护成本以及闲置成本,农民朋友舍不得买甚至没钱买。刚需、大额、低频,这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一个痛点,也给共享农机具提供了空间。
农业机械是必须的,但却需要大额资金的投入,使用的时间集中,怎么办?
2、劳动力的共享
农村劳动力资源短缺是限制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而现在看来,共享经济也许能有效盘活农村劳动力资源,解决农业劳动力的问题,即劳动力的共享。
农村劳动力的共享,是根据农业农忙和农闲的季节规律,实现忙时务农,闲时进城务工的格局。对农民而言,可以忙时务农、闲时务工,外出打工不用愁。对于企业来说,也可以随时随地找到农工为公司服务,解决用工难题。在农村很多留守妇女无事可做,种粮大户借助劳动力共享平台,可以与农村留守妇女相互合作,这样就避免了种粮大户农忙时节请不到人的现象,留守妇女在照顾老人小孩的也多了一份收入。
3、农村土地的共享
在共享农业链条中,消费者可以通过认种、认养、认领等形式拥有自己的私家田园和农产品渠道。通过共享农田,消费者可以获得自家农场的高品质果蔬蛋肉,在年底还可以获得一定的受益;对于农户而言,不必担心产品销路,土地闲置资源被合理运用,土地价值得到提升,还有专业人员指导科学种植技术、拓宽销售渠道……惠农无限。
4、农庄共享
中国广大农村有多种多样的闲置房屋,造成了农村资源的浪费;而对于城里人而言,在农村拥有一处农田农庄,也是一种难得的需求和体验。
村民将现有房屋进行改造升级,进行民宿出租,民宿的经营权、股权可转让;城里人、候鸟老人可租赁农田农庄,用于农业生产或农事体验,这就是未来的“共享农庄”。随着农村土地尤其是宅基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分置和旅游康养的深化,共享农庄会越来越受欢迎。
“共享农庄”通过互联网与城市租赁住房需求对接,形成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以及城市消费者“四赢”局面。对于政府来说,“共享农庄”模式,通过使用权的交易,将农庄的闲置资源与城市需求之间进行大化、优化的重新匹配,将不确定的流动性转化为稳定的连接,间接地缩减了城乡差距问题。对于农庄主和农民而言,通过产品认养、托管代种、自行耕种、房屋租赁等多种私人定制形式,不仅可以降低经营风险、提升产品附加值,还能够和以往低频消费的用户建立强连接。对于城市消费者而言,是拥有一方良田、一处宅院,更是拥有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5、农业技术共享
在农村,有些人掌握了好的农业技术却缺少施展的机会,有些人拥有大量土地确因为缺乏农技知识导致亏损。农技共享就是将懂得技术的农业人才汇聚在一起,让所有的农业技术专家为所有的农民服务,实现互利共赢。
农技共享平台通过互联网把所有具备一技之长的农业领域专家整合起来,回答和解决各种各样的涉农问题。农技的共享模式可能是多种多样,包括专家讲座、在线直播、远程诊断、现场咨询等,重要的是,这些都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所有的专家和农民都可以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