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文规定公司的管理人员应直接参与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从公司层面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及时取得质量目标;判别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绩效,直接参与定期管理评价,把握整个质量体系的整体状况,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公司一级的资源充足;

清楚了各类人员在教育、训练、技能、经验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及工作关系,明确各类人员的能力要求,确保其能参与质量体系的整体建设、运营与维护活动,并保证各环节的正常运转;
通过系统数据分析,对可能生产不合格品的各环节进行严格控制,隔离、处理产生的不合格品;查明不合格品产生的根本原因,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防止不合格或再发生,这样,公司就会不断减少不良质量成本,通过其他不断完善的活动,不断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企业成本不断下降,利润持续增长;
通过单一的第三方注册审核代替累赘的第二方工厂审查,第三方的审核可以更深层次地发现公司存在的问题,通过定期的监督审核来督促公司的人员按照公司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来开展工作;获得质量体系认证是取得客户配套和进入国际市场的敲门砖,也是企业开展供应链管理很重要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