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水域功能和标准分类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
Ⅰ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自然保护区;水质很好。既无天然缺陷又未受人为直接污染,不需要任何处理。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用水区;
Ⅴ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优为Ⅰ类和Ⅱ类水质,良好为Ⅲ类水质,轻度污染为Ⅳ类水质,中度污染为Ⅴ类水质,重度污染为劣Ⅴ类水质。
1.4地表水主要水质指标详解
溶解氧 (DO):代表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水中溶解氧指标是反映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含有有机物污染的地表水,在细菌的作用下有机污染物质分解时,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体发黑发臭,会造成鱼类、虾类等水生生物死亡。在流动性好(与空气交换好)的自然水体中,溶解氧饱和浓度与温度、气压有关,零度时水中饱和氧气含量可 14.6mg/L,25℃为 8.25mg/L。水体中藻类生长时由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会造成表层溶解氧异常升高而超过饱和值。
pH 值:表征水体酸碱性的指标,pH 值为 7 时表示为中性,小于 7 为酸性,大于 7 为碱性。天然地表水的 pH 值一般为6~9 之间,水体中藻类生长时由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会造成表层 pH 值升高。
水温:水温指标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物理指标。实际上对人体的健康及安全等并无直接的危害,其环境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水温变化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存在着加速或抑制作用,二是水温对其他水质指标的环境效应有协同作用,比如在其他水质指 标含量不变的情况下,水温升高或降低,可能会导致某些环境灾害现象的发生。
浊度:浊度是表现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水中含有泥土、粉砂、微细有机物、无机物、浮游动物和其他微生物等悬浮物和胶体物都可使水样呈现浊度。浊度值对于了解水质状况和水质处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gf86892
COD:在水样中加入已知量的溶液,并在强酸介质下以银盐作催化剂,经沸腾回流后,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用亚铁铵滴定水样中未被还原的由消耗的亚铁铵的量换算成消耗氧的质量浓度。的氧化能力很强,能够较完全地氧化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和无机性等还原性物质,适用于污染较严重的水样分析。
总氮:水中各种形态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包括 NO3、NO2 和 NH4等无机氮和蛋白质、氨基酸和有机胺等有机氮,以每升水含氮毫克数计算。常被用来表示水体受营养物质污染的程度。水中的总氮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测定有助于评价水体被污染和自净状况。地表水中氮、磷物质超标时,微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生长旺盛,出现富营养化状态。
水中油:水中的油类物质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各种油类漂浮在水体表面,影响空气与水体界面间的氧交换;分散于水体中的油类可被微生物氧化分解,从而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质恶化,红外分光光度法不受油品种的影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石油类的污染程度。
氨氮:水中以游离氨 (Nspan) 和铵离子 (NH4+ )形式存在的氮,也称水合氨,也称非离子氨。非离子氨是引起水生生物毒害的主要因子。水中的氨氮受微生物作用,可分解成亚盐氮,继续分解,终成为盐氮,此过程消耗水中 DO,还会造成藻类大量繁殖,即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发臭,鱼类死亡等等
总磷:就是水体中磷元素的总含量,水样经消解后将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正磷酸盐后测定的结果,以每升水样含磷毫克数计量。对于引发水体富营养化而言,磷的作用远大于氮的作用,水体中磷的浓度不很高时就可以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
2、河长制水质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河长制”河道水质监测系统解决方案为河长制的落实提供全方位的产品支持、系统平台支持和技术支撑。通过现场检测和实时在线监测,配合信息化系统和应用终端,帮助河道管理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河道水质信息,为预警预报重大流域性水质污染事故,监管污染物排放,以及监督总量控制制度落实等提供帮助。该解决方案主要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主要是水质分析解决方案,包括了水质监测中心、岸边站、水质监测浮标和便携式水质检测箱,提供了多种获取河道水质信息的方法,可以依据河道监测需求以进行选择。网络层主要是网络通讯以及水质数据库,存储河道及水质数据。应用层以应用软件为主,包括电脑管理终端和移动管理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