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的性能主要由四个部分决定:原漆性能、施工性能、漆膜性能、环保性能。
涂料原漆性能检测
容器中状态:也称开罐效果,指涂料在容器中的状态,液态或厚浆型涂料一般都要求能搅拌均匀,无结块。
分层、沉淀:涂料经存放可能出现分层现象,一般可用刮刀检查,若沉降层较软,用刮刀容易插入,沉淀层容易被搅起重新分散,涂料可继续使用。
结皮:醇酸、酚醛、天然油脂等涂料经常会产生结皮,结皮层无法使用,将其除去后下层可继续使用,使用时应搅拌均匀。
变稠、胶化:可搅拌或加适量稀释剂搅匀使用;若不能搅拌分散成正常状态,则涂料不能用。
密度:在规定的温度下,物体单位体积的重量。检测参考标准:ISO 1675、ASTM D1475、ISO2811-1、GB/T13354、GB/T6750。
细度:即涂料固体物质的细小程度。细度对成膜质量、漆膜光泽、耐久性、涂料的存储稳定性均有很大的影响。但也不是越细越好,过分细小会影响漆膜的附着力。检测参考标准:GB/T1724、GB/T6753.1、GB/T13213.3、ISO 1524、ASTM D1210.
黏度:表示流体在外力作用下流动和变形特性的一个项目,是对流体具有的抗拒流动的内部阻力的量度,也称内摩擦系数。常用粘度计有:低粘度LV旋转粘度、博勒菲粘度计、斯托默粘度计、流出杯。常用检测标准:GB/T9269、GB/T 1723、GB/T2794、GB/T6753.4、ASTM D5400、ASTM D2196、ASTMD562、ASTM D3236、ISO 2431.
不挥发物含量:不挥发物含量也称为固含量,是涂料组分中经过施工后留下来成为干涂膜的部分,它的含量高低对成膜质量和涂料的使用价值有很大关系。为了减少有机挥发物对环境的污染,生产高固体分涂料是涂料生产厂商努力的方向之一。测定的常用方法是:将涂料在一定温度下加热烘烤,干燥后剩余物质与试样质量比较,以百分数表示。检测参考标准:GB/T9272、GB/T1725、GB/T2793、ASTM D1489
冻融稳定性:主要用于以合成树脂乳液为基料的水性漆。若在经受冷冻、融化若干次后,仍能保持原有性能,则具有冻融稳定性。可按GB/T9268—1988测定。
涂料施工性能检测
施工性能是指涂料在施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能及施工参数,涂料只有通过施工才能发挥作用,涂料的施工性能,包括将涂料涂布在底材上开始至形成漆膜为止,主要性能如下:
施工性:
根据施工方法不同,施工性分为刷涂性、喷涂性、刮涂性,即涂料在用刷、喷、刮方法施工时,既容易施工,又能得到涂膜很快流平,没有流挂、起皱、缩边、渗色咬底或翻黄等现象。测定方法按GB/T6753.6—1986标准。
干燥时间:
涂料的干燥过程根据涂膜物理性状〔主要是黏度〕的变化过程分为不同阶段。习惯上分为表面干燥、实际干燥和完全干燥三个阶段。
表干时间:是指漆膜表面干燥所需的时间。
实际干燥时间:硬干时间,是指漆膜基本干燥所需的时间。
检测参考标准:GB/T1728、GB/T9273、GB/T6753.2、ISO 9117.3
涂布率:涂布率是指单位质量〔或体积〕的涂料在正常施工情况下达到规定涂膜厚度或耐擦洗次数时的单位涂布面积。单位是/或/L。
流平性:指涂料在施工后,涂膜流展成平坦而光滑表面的能力。涂膜的流平是重力、表面张力和剪切力的综合效果。测试参考标准:GB/T1750—1979。
流挂性:液体涂料涂布在垂直的物体表面上,受重力的影响,部分湿膜的表面容易有向下流坠,形成上部变薄,下部变厚或严重的形成半球形〔泪滴状〕、波纹状的现象。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涂料的流动特性不适宜、湿膜过厚等。参考测试标准:GB/T92648中流挂仪进行测定。
涂膜厚度:涂膜厚度分湿膜厚度和干膜厚度。参考测试标准: GB/T 1345.2、ASTM D4138、ASTM D7091、ISO2808
遮盖力:色漆均匀地涂刷在物体表面,通过涂膜对光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使底材颜色不再呈现出来的能力称为遮盖力。参考测试标准:GB/T1726—1979、GB/T 9270、EN ISO 2814:2006、BS EN ISO 2814:2006、ISO6504-3:2006。
可使用时间:主要针对双组分或多组分涂料的施工可使用时间(即各组分在容器中混合后放置规定的时间后仍能正常使用)。
涂膜性能检测
涂膜外观:在室内标准状态下制备的样板干燥后,在自然光下肉眼观察,检查漆膜有无缺陷如刷痕、颗粒、起泡、起皱、缩孔等,并与标准样板对比。
光泽:光线照射在平滑表面上,一部分反射,一部分透入内部产生折射。反射光的光强与入射光光强的比值称为反射率。漆膜的光泽就是漆膜表面将照射在其上的光线向一定方向反射出去的能力,也称镜面光泽度。反射率越大,则光泽越高。参考测试标准:GB/T1743—1979(89)、ASTM D523-14(2018)、ISO 2813:2014、GB/T 9754-2007、GB/T13891-2008等。
颜色:颜色是一种视觉,就是不同波长的光刺激人的眼睛之后,在大脑中引起的反映。涂膜的颜色是由照射光源、涂膜本身和人眼决定的。由于受到色彩记忆能力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不可避免会有人为误差。参考测试标准:GB/T9761。
硬度:硬度就是漆膜对作用其上的另一个硬度较大的物体的阻力,常用的是铅笔硬度,测试参考标准:GB/T 6739、ASTMD3363-05(2011)e2、ISO 15184:2012、BS EN ISO 15184:2012(2018)、JIS K5600-5-4:1999。
冲击强度:也称耐冲击性,是用检测涂膜在高速重力作用下的抗瞬间变形而不开裂、不脱落能力。它综合反映了涂膜柔韧性和对底材的附着力。测试参考标准:GB/T1732、ASTM D2794-93(2010)、ISO 6272-2:2011、GB/T 20624.2-2006、ISO6272-1:2011、GB/T 20624.1-2006。
柔韧性:当漆膜受外力作用而弯曲时,所表现的弹性、塑性和附着力等的综合性能称为柔韧性。参考测试标准:GB/T 1731、ISO1519:2011、GB/T 6742-2007、ASTM D522/D522M-17、ISO 6860:2006、GB/T11185-2009、ASTM D4145-10。
附着力:涂膜对底材表面物理和化学作用而产生的结合力的总称。测定的方法有划格法、划圈法和拉开法。测试参考标准:ASTMD3359-17、ISO 16276-2:2007、ISO 2409:2013、GB/T 9286-1998、GB/T1720-1979(89)、ASTM D4541-17、ISO 4624:2016、GB/T 5210-2006。
耐磨性:涂层抵抗机械磨损的能力,是涂膜硬度、附着力和内聚力的综合体现。主要用于路标漆、地板漆的检测。
耐洗刷性:测定涂层在使用期间经反复洗刷除去污染物时的相对磨蚀性。特别是内墙涂料,易被弄脏,需要擦洗,耐洗刷性就是这种性能的考核指标。测试参考标准:GB/T9266—1988、ISO 11998:2006、GB/T 9266-2009、GMW14865-2012、STD1024,7134-1994、ASTM D2486-17。
耐水性:耐水性测定方法有常温浸水法、沸水浸泡法、40恒温流动水浸泡法等。普遍采用的是常温浸水法。测试参考标准:GB/T1733—1993、ASTM D870-15、ISO 2812-2:2018、GB/T 5209-85、GB/T1733-1993。
抗污性:通常指用湿毛巾擦洗掉涂料表面脏物的程度,也称为耐污染性。
环保性能
三苯含量:纯苯为极度危害级,对人体危害巨大,致癌物,目前已禁止在涂料行业使用;甲苯和二甲苯等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属于苯系物,属于中度危害溶剂,作为重要的有机溶剂,甲苯和二甲苯仍被使用。市场上宣传的无苯稀释剂有两种:一种是无纯苯有甲苯、二甲苯的稀释剂;另一种是无三苯(苯、甲苯、二甲苯)的稀释剂,严格意义上的无苯稀释剂是不含三苯的。
游离TDI:游离TDI,即甲苯二异*酸酯,存在与双组分的聚氨酯涂料固化剂中。甲苯二异*酸酯(TDI)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长期接触或吸入高浓度的TDI蒸汽可引起支气管炎、过敏性哮喘等疾病。
重金属:涂料中的铅铬等重金属的污染主要来源于颜填料及部分助剂。如红丹颜料(氧化铅)、铬黄颜料(铬酸铅)可溶性重金属铅、汞、铬等是常见的有毒污染物,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或湿疹,过量的铅、汞、铬会对人体的神经和内脏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VOC: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和,Volatile OrganicCompounds的英文简称。溶剂性涂料中含有大量的溶剂、施工时还需使用比较多的稀释剂进行稀释,是涂料品种中高VOC含量大户。对人体影响主要是刺激眼睛与呼吸道,皮肤过敏,严重时使人产生头痛、咽喉痛、乏力等症状,危害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