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相关法律责任及第三方检测单位

更新:2024-06-03 07:00 发布者IP:113.67.159.22 浏览:0次
发布企业
广东杰信检验认证有限公司商铺
认证
资质核验:
已通过营业执照认证
入驻顺企:
6
主体名称:
广东杰信检验认证有限公司
组织机构代码:
9144010669515366XH
报价
请来电询价
报告
危废鉴别报告
样品量
1kg
周期
35工作日
关键词
相关法律责任,,
所在地
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建工路19号2楼
联系电话
13760668881
电话号码
13760668881
销售工程师
邹工  请说明来自顺企网,优惠更多
请卖家联系我
13760668881

产品详细介绍

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相关法律责任及第三方检测单位

什么是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法》百二十四条(一)定义,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经无害化加工处理,并且符合强制性国家产品质量标准,不会危害公众健康和生态安全,或者根据固体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程序认定为不属于固体废物的除外。

国家对于固体废物的法律认定
除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法》中明确了固体废物的定义外,国家还出台了《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34330-2017),通过产生来源、利用和处置过程等一系列严格的判断程序,明确某样物质是否属于固体废物。特别是针对有些企业利用固体废物生产副产品,副产品不满足产品质量标准,也不符合国家相关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同时也没有稳定合理的市场需求,属于负价值,在这样的情形下,该副产品的属性仍认定为固体废物,不能以产品的名义逃避监管。


什么是危险废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法》百二十四条(六)定义,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属于固体废物。

国家对于危险废物的法律认定
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5085.7-2019),认定为危险废物主要有以下情形:
  1、凡是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废物种类都是危险废物;
  2、虽没有列入国家的危险废物名录的废物,但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中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属于危险废物;
  3、对未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且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无法鉴别,但可能对健康或生态环境造成有害影响的固体废物,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认定。


危险废物如何贮存管理?
危险废物不同于一般的固体废物,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要对危险废物实行重点控制和严格管理。危险废物的环境污染包括产生、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几个环节,必须要根据其特性,采取“因废制宜、分类控制”的污染原则。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法》第八十一条,收集、贮存危险废物,应当按照危险废物特性分类进行。禁止混合收集、贮存、运输、处置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险废物。

危险废物依其危险特性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种类,如毒性(含急性毒性、浸出毒性等)、易燃性、腐蚀性、传染性、反应性等。因此,对于不同种类的危险废物,必须根据其特性,实施适合其特性的污染要求,采取不同的污染措施,即采取“因废制宜,分类控制”的污染原则。如果对性质相异的各类危险废物均采取相同的污染措施,则不仅不能有效控制污染,反而可能会扩大或加重污染危害。







什么是危险化学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三条定义,本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燃烧、助燃等性质,对、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的废弃和处置
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废弃前相关的程序必须要履行。

从危险化学品→废弃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分2个环节,4个步骤:
环节1:危险化学品→废弃危险化学品

步骤1 危险化学品拟废弃处置的,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将处置方案报所在地县级人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机关备案。

法律依据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妥善处置其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储存设施以及库存的危险化学品,不得丢弃危险化学品;处置方案应当报所在地县级安监部门、部门、****和机关备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会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机关对处置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未依照规定处置的,应当责令其立即处置”;第六条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的监督管理”;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置,依照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步骤2 企业对在常温常压下易爆、易燃及排出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品进行预处理,使之稳定后贮存。否则,按易爆、易燃危险品贮存。

法律依据
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六条规定“安监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核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和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并负责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

2、《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试行)》(安监管管二字〔2003〕第38号)要求企业“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包括教育培训、防火、动火、用火、检修、废弃物处理)制度”;

3、《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4.3节规定“物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燃烧物品、剧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6.3节规定“遇火、遇热、遇潮能引起燃烧、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不得在露天或在潮湿、积水的建筑物中贮存”,6.4-6.9节也有相关规定。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即使危险化学品废弃后,物理危险性并未消除,仍属于危险化学品。

环节2:废弃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

步骤3 生产、储存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将废弃危险化学品预处理后可稳定贮存的,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向生态环境部门申报备案。
法律依据
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定义,“危险废物贮存,指危险废物再利用、或无害化处理和*终处置前的存放行为。”“在常温常压下易爆、易燃及排出有毒气体的危险废物必须进行预处理,使之稳定后贮存,否则,按易爆、易燃危险品贮存。”

2、《固体废物污染环境法》第七十八条,“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如实记录有关信息,并通过国家危险废物信息管理系统向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报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应当报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



步骤4 生产、储存单位,按危险废物管理要求规范做好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置工作。生态环境部门做好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污染的监督管理,应急管理部门做好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的安全监督管理。

法律依据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六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的监督管理”。




如果企业没有履行上述程序,就要承担以下法律责任了。

1、企业不妥善处置废弃危险废物化学品、未将处置方案向有关部门报备的,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八十二条: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未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妥善处置其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储存设施以及库存的危险化学品,或者丢弃危险化学品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将其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储存设施以及库存危险化学品的处置方案报有关部门备案的,分别由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2、企业危险化学品贮存不规范的,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八十条: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机关吊销其相关许可证件,并由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办理经营范围变更登记或者吊销其营业执照;有关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重复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在重复使用前不进行检查的;
   (二)未根据其生产、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和危险特性,在作业场所设置相关安全设施、设备,或者未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的;
     (三)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对其安全生产条件定期进行安全评价的;
   (四)未将危险化学品储存在专用仓库内,或者未将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的;
     (五)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方式、方法或者储存数量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的;
     (六)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七)未对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的安全设施、设备定期进行检测、检验的。未将危险化学品储存在专用仓库内,或者未将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的。

 3、企业未向生态环境部门申报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的,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法》百一十二条: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或者申报危险废物有关资料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批准,可以责令停业或者关闭。

  4、企业不处置或不规范处置危险废物的,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法》,企业将危险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许可证的单位或者其他生产经营者从事经营活动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批准,可以责令停业或者关闭。企业未按照规定处置其产生的危险废物被责令改正后拒不改正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织代为处置,处置费用由危险废物产生者承担;拒不承担代为处置费用的,处代为处置费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相关法律责任及第三方检测单位


关于危废的几条问题解答:

问:如何判断某废物是否为危险废物
答:判断某种废物是否为危险废物,一是通过查找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根据实际生产工艺和生产环节描述,判断是否属于名录内的危险废物。二是若名录中没有相应的废物代码或者与产生环节描述不一致,要根据其表现出现的危害特性(如毒性、反应性、腐蚀性、易燃性等),对照《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5085.7)》及相关鉴别标准开展危险特性鉴别、鉴定工作。


问:危险废物的危险特性分为哪几类
答:危险废物的危险特性分体现在对生态环境和健康具有有害影响,包括毒性(Toxicity,T)、腐蚀性(Corrosivity, C)、易燃性(Ignitability, I)、反应性(Reactivity,R)和感染性(Infectivity,In)。危险废物名录清单中的英文缩写即为对应的危险特性。在实际检查过程当中,应关注企业仓库张贴的危废周知卡、危废标签上的危险特性选择是否正确。


问: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的区别
答:关于废弃危险化学品,一是进一步明确了纳入危险废物环境管理的废弃危险化学品的范围。《危险化学品目录》中危险化学品并不是都具有环境危害特性,废弃危险化学品不能简单等同于危险废物,例如“液氧”“液氮”等仅具有“加压气体”物理危险性的危险化学品。二是进一步明确了废弃危险化学品纳入危险废物环境管理的要求。有些易燃易爆的危险化学品废弃后,其危险化学品属性并没有改变;危险化学品是否废弃,监管部门也难以界定。因此,《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针对废弃危险化学品特别提出“被所有者申报废弃”,即危险化学品所有者应该向应急管理部门和生态环境部门申报废弃。响水“3·21”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企业既没有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将废弃危险化学品稳定化处理后纳入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也没有向应急管理部门和生态环境部门申报,逃避监管,酿成重大事故。


问:符合什么条件时固体废物无须通过采样、检测判断不属于危险废物
答:同时满足:
① 未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②根据其生产的原辅材料和工艺就可以排除其具有危险特性,则可以不开展危险特性检测工作或辅助性检测工作,直接作出该固体废物不具有危险特性的属性认定,避免了危险废物鉴别过程的过度检测。


问:污泥是不是危废
答:类情况,单纯用于处理城镇生活污水的公共污水处理厂,其产生的污泥通常情况下不具有危险特性,可作为一般固体废物管理。
第二类情况,专门处理工业废水(或同时处理少量生活污水)的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可能具有危险特性,应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的规定,对污泥进行危险特性鉴别。
第三类情况,以处理生活污水为主要功能的公共污水处理厂,若接收、处理工业废水,且该工业废水在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前能稳定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公共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可按照条的规定进行管理。但是,在工业废水排放情况发生重大改变时,应按照第二条的规定进行危险特性鉴别。
第四类情况,企业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向其法定边界外排放工业废水的,出水水质应符合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属于正在产生的固体废物,对其进行危险特性鉴别。 
第五类情况,1998年出台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发〔1998〕89号)规定,从、中心和诊所的服务中产生的临床废物(包含废水处理污泥),属于危险废物(临床废物HW01)。2005年颁布实施的《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第4.3.1款扩大化规定,“栅渣、化粪池和污水处理站污泥属危险废物,应按危险废物进行处理和处置”。该标准将化粪池粪便等作为危险废物,明显不合常理。因此,2008年修订颁布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保部、发改委令第1号),已将98版《名录》中的“机构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删除。之后2016年版和2021年版,都没有再提及机构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不纳入废物或危险废物管理。



我们总部实验室可以为企业做危废鉴别的测试,并出具相关检测报告。有检测需求的企业,可以与我们联系
联系人:邹

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相关法律责任及第三方检测单位



































在工业生产中,经常会用到沥青材料。在这些材料的储存和使用中,会有大量的沥青烟释放到空气中,沥青烟中的主要成分为颗粒物和多环芳烃类等物质。虽然沥青烟在排污总量中所占比例较小,但由于沥青烟可以造成局部空气污染,加之沥青烟中含有大量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对操作工人和企业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所以沥青烟对空气的危害性不容忽视。沥青烟是一种VOCs浓度不高却极为分散的沥青烟雾,通常认为用常规的方法不可能将其净化,目前正在研究或得以应用的净化方法有4种类型,即燃烧法、电捕法、吸附法和吸收法。
中孔径率高的碳纤维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大分子、高沸点物质能很好地从碳纤维孔道中脱出,并延长了碳纤维使用寿命。安全可靠1)采用防爆风机、防爆泵;控制柜和气柜均采用正压防爆技术,外部信号通过安全栅连接,系统接地,确保装置安全性;设计吸附器超温报警,当吸附器内部温度超过设定温度时,装置自动报警停机,超温的吸附器进入脱附再生模式,将吸附器内部降温,同时解析出内部残存的有机物,将系统危险性降到;装置设置有信号报警联锁系统,当装置内任何自动控制阀门、仪表、电机出现故障,系统即报警并联锁进入停机程序,进气切断、事故排空阀打开,待检修处理完毕后再行开机,保障事故状态下装置的安全。
PH值调节采用石灰水和H2SO4,混凝剂采用聚丙烯酰胺(P:M)。进水COD18,出水COD是45,不能够达到11的一级标准。想请教这种废水需要加P:C絮凝吗?需要,它的PH值控制在多少?目前要想达标,应该如何改进一下呢?该废水能不能应用于回用?回用里面的离子会不会影响产品?应该达到什么标准后回用?答:工艺没有问题要投加P:C的,否则絮体太小了,效果不好。PH值不要低于8.5这样除磷效果较好。
U:SB试验装置示意图Fig.1SketchmapofU:SB反应器从上到下可分为三相分离区、污泥床区和进水区三个部分。反应器内径为15.4cm,总高度为15cm,其中三相分离器部分高度为25cm,悬高度为67cm,反应器有效容积为14.96L。另外,沿高度方向在反应器壁上等间隔设置8个采样口。通过自制恒温控制仪对进水加热,使反应器内的温度控制在(352)℃。渗滤液水质试验用水为重庆市南岸区骑龙村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
废水中的溶解气体溶解气体对超声降解速率和降解程度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溶解气体对空化泡的性质和空化强度有重要的影响;另外溶解气体如NO2产生的自由基也参与降解反应过程,影响反应机理和降解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行为。超声空化产生的温度和压力总是随着绝热指数r增大而升高。对单原子气体,r=1.666,而多原子气体(如泡腔内的空气、水蒸气或有机物蒸气)的绝热指数总是小于单原子气体,,从饱和的水溶液r=1.33。
所属分类:中国商务服务网 / 检测认证
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相关法律责任及第三方检测单位的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关于广东杰信检验认证有限公司商铺首页 | 更多产品 | 联系方式 | 黄页介绍
成立日期2009年09月15日
注册资本1000
主营产品日韩食品接触材料通关报告,化学品检验鉴定报告,锂电池UN38.3,货物运输报告,MSDS编写,消毒产品备案检验,玩具婴童用品检测,质检报告,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消费品检测认证,危废鉴别,电子电器检测,轻工纺织产品检测,食品及化妆品检测,毒理检测,材料检测与分析,职业卫生检测及评价,油品检测,进口食品标签审核,进口商品归类
经营范围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科技中介服务;科普宣传服务;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安全评价业务;安全生产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检验检测服务;技术进出口
公司简介广东杰信检验认证有限公司(GTIC),成立于2009年,位于国家高新园区天河软件园内,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杰信公司配备的检测设备,包括ICP,ICP-MS,GC,GC-MS,LC,AA等,认证项目接近千项,实验室面积1200平方米。主要业务包括:工作场所检测、消费品检验、食品接触材料检测、咨询培训和认证服务等。杰信公司秉承“科学严谨、公正准确、优质高效”的质量方针,致力为客户提 ...
公司新闻
顺企网 | 公司 | 黄页 | 产品 | 采购 | 资讯 | 免费注册 轻松建站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本站完全免费,交易请核实资质,谨防诈骗,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顺企网
© 11467.com 顺企网 版权所有
ICP备案: 粤B2-20160116 / 粤ICP备12079258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007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许可证:(粤)—经营性—2023—0112